ICS 65. 020. 20 CCS B30 DB53 云南省地 電标 DB53/T 1157—2023 生态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3-02-23 发布 2023-05-23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53/T 115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53/T1157《生态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53/T1074《普洱茶质量追溯实施规程》与 DB53/T 1075《普洱茶追溯服务平台建设规范》等共同构成支撑云南省普洱茶产业的地方标准体系。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O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有机茶产业智能工程研究中心、勐海县悦成农业科技开 发有限公司、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凤庆凤宁茶业有限公司、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白娟、陈立俊、王兴华、邵宛芳、李亚莉、吴文斗、张志刚、阮殿蓉、刘 晓慧、周红杰、张贵景、盛玉泊、袁文侠、吕才有、李家华、邓秀娟、高峻、杨广容、周斌星、邱明 忠、胡皓明。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53/T 1157—2023 生态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普洱茶生产的茶园建设、生态建设、茶园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氟含量监测及 控制、鲜叶采摘和分级,及生态普洱茶加工、包装、贮存、运输、记录和追溯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地域保护范围内生态普洱茶的生产和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063 复合肥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 19965 砖茶含氟量 GB/T20014.12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2111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B/T 30375 茶叶贮存 信息服务平台 GB/T 30377 紧压茶茶树种植良好规范 GB/T 32744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GH/T 1245 生态茶园建设规范 NY/T 288 绿色食品茶叶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054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 NY/T 3934 生态茶园建设指南 1 DB53/T 1157—2023 NY/T 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DB53/T 527云南大叶种茶树无性系栽培技术规程 DB53/T 1074普洱茶质量追溯实施规程 DB53/T 1075普洱茶追溯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茶园Ecologicalteaplantation 以茶树作为生态系统中主要物种, 按照社会、 原理为指导,结合茶树生长规律,因地 制宜的在园区内 合理配置不同物种,配备完善相关设施,科学 施肥,绿色防控,建设而成的生态系 利用的 3. 2 生态普洱茶 Ecological Pu- erh tea 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也域保护范围内的 茶园生产的鲜叶为原料,加工产品质量达到绿 色食品茶或有机茶认证标准的普洱 4茶园建设 4.1茶园环境 4. 1.1 茶园立地条件符合GB/T 39 的要求 等合NT/T391的规定。 4.1.2茶园与交通干线、工矿 矿区和城镇之 1保持1000㎡以 4.1.3茶园种植区与常规农业 之 间三应有 100 以上的隔离带可 双缓冲区 4.1.4茶园所在区域自然植被 富, 茶园周这 陡坡、坎边或梯壁等,有目 的地保留原有植被和生物群落, 防护林 绿化地带,并按本规程进行管理。 4.1.5茶园土壤土质疏松,土层深 6.5, 合NY/T391及GB15618的要求。 4.1.6 土壤肥力符合 NY/T391中 「级园地鸟 南 4.2园地规划 4.2.1 符合GB/T22111及GH/T1245 的要 4.2.2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和增进茶园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 服务平 良种的优势。 4.2.3便于茶园灌溉及机械化作业。 4.3开垦 4.3.1 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 4.3.2 种植沟开挖符合DB53/T527的要求。 4.3.3 种植沟规格宽50 cm以上,深50cm以上,表土回填。 4.3.4底肥宜施有机肥,施肥后覆土20cm。 4.4品种选择 DB53/T 1157—2023 4.4.1选择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强、符合GB/T22111要求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 4.4.2选择国家级、省级良种以及地方良种。 4.4.3搭配早、中、晚生茶树品种。 4.5种苗质量 符合 GB11767的规定。 4.6种植要求 采用单行单株或双行单株方式种植,满足田间机械作业要求,行距1.5m~1.8m。单行单株株距 30 cm左右,双行单株株距30 cm ~ 50 cm 小行距35cm左右。 4.7移栽、定植和补苗 部 4. 7. 1 宜在雨季,6月至8月间利 4.7.2移栽壮苗,起苗时少伤根 多带土, 宜随起随种 4.7.3移栽后,高于泥门2 cm处压勺 , 并搭棚遮荫、浇足定根水,宜铺草或地膜覆盖。 4. 7. 4 定植后约30d和次年5月 月份雨季来临前分别检查茶苗成活情 青况, 发现缺苗,及时补植。 地方标 5 生态建设 5.1符合 GH/T 1245、NY/T 3934的要求 5.2茶园周边和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 5.3宜在主要道路、沟渠 两边种植 直行道 梯壁坎边种草 树, 5.4保留或新植可供肥、 蓝荫 美化环 不境的 间 作食用菌或中草药等。 5.5遮荫树种植遮光率控制在 30%35%, 落叶树与常绿 应保障茶树在冬季有足够的光照。 5.6选择适宜当地生长、根深还与茶树争 水抢肥, 且具有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 树种的选择参 5.7保护天敌及其栖息地, 树种 畜禽养殖结 5.8机械动力设备宜使用清洁 南 6茶园管理 6.1茶园转换改造 6.1.1常规生产方式的茶园向生态茶园转换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管理,转换期为3年。 6.1.2需改建的低产茶园、衰老茶园及弃养茶园,可按照本文件第4章、第5章、第6章相关内容进 行园相改造、改植换种、生态建设及管理。 6.2土壤管理 6.2.1每 2年按 NY/T 1054对土壤肥力水平、重金属含量、pH值、氟含量等进行监测评价,根据评 价结果进行土壤改良。 6.2.2可采取浅、施有机肥、铺草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 6.2.3雨季来临前、旱季来临前、基肥施用后或杂草萌发前,用无病害无污染的茶树修剪枝叶、作物 秸秆、山草、稻草、蔗渣、绿肥、杂草等进行地面覆盖。
DB53-T 1157-2023 生态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5-01 06:49: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