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0
DB6106
延 安 市 地 方 标 准
DB 6106/ T175—2021
延安地区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 regulation of Radix Isatidis in Yan'an
2021 - 06 - 15发布 2021 - 07 - 15实施
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06/T175 —2021
I 前 言
本规程由延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管理。
本规程起草单位:延安市园艺蚕桑工作站、延安市质量技术检测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白朕卿、李洁、刘海军、冯世栋、王黎明、罗富平、魏雄博、刘菊霞、孙广平、
杨鹏飞、马瑞轮、李锋
本规程由延安市园艺蚕桑工作站负责解释。
本规程首次发布。
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冯世栋
单位:延安市园艺蚕桑工作站
电话:0911-2134079
地址: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市农科所大院
邮编:716000
DB6106/T175 —2021
1 延安地区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板蓝根生产基地环境要求,种子种苗质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板蓝根产品
的采收和储运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延安及周边地区板蓝根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
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中国药典》(2020年12月30日,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种苗
板蓝根种子经过育苗而形成的健壮植株幼体。
3.2 根头
板蓝根根近地面处残留的根茎凸起部分。
3.3 割叶
用镰刀在离地面2-3厘米处割下叶片,这样既不损伤芦头,又可以获得较大产量。
4 生产基地条件要求
DB6106/T175 —2021
2 4.1 产区自然环境条件
4.1.1 气候条件
板蓝根对气候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喜温暖,怕水涝。地道性不显著,分布较广,生产基地选择范
围较宽。
4.1.2 土壤条件
板蓝根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中性或偏酸性
土壤最佳。
4.2 产区环境质量要求
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周围不得有污染源。空气环境应符合国家“空气
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
相关标准二级标准。
5 种子种苗质量
5.1 种子及质量标准
应符合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要求。采收二年以上板蓝根植株所结的种子,在9-10月果实呈
黄白色、种子浅褐色时采种,以采后即播为佳。选择的种子应籽粒饱满,无褐变、无虫蛀。种子质量及
分级标准应符合表 5-1。
表 5-1 板蓝根种子质量及分级评价指标
级别 发芽率(%) 生活力(%) 千粒重(g) 含水量(%) 净度(%)
一级 ≥87 ≥84 ≥0.31 ≤6.12 ≥94
二级 81-86 73-83 0.29-0.30 6.13-6.23 92-93
三级 50-80 60-72 0.26-0.28 6.13-6.23 88-91
5.2 种苗及质量标准
植株生长正常,无病虫害。 由板蓝根种子培育的种苗质量及分级标准应符合表 5-2。
表 5-2 板蓝根种苗质量及分级评价标准
级别 根长(cm) 根头直径(mm) 单根鲜重/g
一级 ≥19.1 ≥3.7 ≥2.53
二级 19.1-15.6 3.7-2.7 2.53-0.56
三级 <15.6 <2.7 < 0.56
5.3 检验方法
5.3.1 种子
千粒重、 净度分析、 发芽实验、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含水量测定及其他检验项目按GB/T 3543.7、
GB/T3543.3、GB/T3543.4、GB/T3543.5、GB/T3543.6的规定执行。
5.3.2 种苗
DB6106/T175 —2021
3 用目测法检验植株长势、病虫害情况。用直尺测量主根长,从主根基部为起点,用游标卡尺测量根
头处直径。
5.4 检验规则
5.4.1 种子扦样
按GB/T3543.2执行。
5.4.2 种苗抽样
按GB6942中方法进行,随机取样3次,每次取50-100株。
5.5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板蓝根种子按GB/T7414执行。板蓝根种苗可带土直接装运。种子及种苗都应有完整记录其质量信息
的标签。种子种苗应按不同品种、级别分别装运,种苗应放在透气塑料筐中装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
防止日晒雨淋,保证通风通气。当运到目的地后及时卸下,种子可暂时存放室内阴凉通风处,并尽快播
种;种苗置于荫棚或阴凉处,并及早定植。板蓝根种子贮存按 GB/T7415执行。
6 板蓝根栽培技术
6.1 选地与种植
6.1.1 选地
板蓝根对土壤质地的适应范围较广,耐肥性较强,疏松肥沃和深厚的土层是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板蓝根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根部顺直,光滑,产品质量好。低洼积水的土壤、粘
土地容易烂根,不宜种植。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含腐植质较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
松肥沃的壤土和砂质壤土。 地势过高或过低, 沙性过大和过粘的土地均不适宜种植。 为防止金龟子危害,
最好不要选择前茬是大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地段。
板蓝根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Ph6.5-8的土壤最为适宜。一般土地均可种植。
6.1.2 整地
6.1.2.1 深耕细耙
选地后及时翻耕、碎土,播种前一般先深翻土地20-30cm,秋耕越深越好,以消灭越冬虫卵、病菌。
因板蓝根的主根能伸入土中50cm左右,深耕细耙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使主根生长顺直,光滑,不分
杈。如土壤墒情不足,应先灌水造墒再耙。
6.1.2.2 施足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的农家基肥2000-3000kg。或施50kg生物肥料,尿素20㎏,磷肥30
㎏,氯化钾5㎏。把基肥撒匀,翻入地内,再深耕细耙整地作畦。准备播种。
6.1.2.3 作畦
雨水少的地区作平畦,雨水多的地区作高畦以利排水。畦宽、畦长,以地而定,畦面呈龟背形。畦
高约20cm。开好畦沟、围沟,使沟沟相通,并有出水口。
DB6106/T175 —2021
4 6.1.3 播种
6.1.3.1 种子选择
板蓝根用种子繁殖。选择籽粒饱满、发芽率为80%以上的优良板蓝根种子播种。如发芽率低需加大
播种量。
6.1.3.2 播种
生产上可春播,春播在4月中旬,清明与谷雨之间进行。春播商品质量较优。
6.1.3.3 播种方式
可采用条播或穴播,板蓝根多用条播法,在整好的畦面上,按15-20cm行距开条沟,沟深2- 3cm,
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幅4-5cm,播后覆土0.5-1cm,稍加镇压,若墒情不好则浇透水,保持土壤湿
润,7-10天可出苗,每亩播种量2-2.5kg;穴播采用20×10 cm的行株距,每亩播种量1.5-2kg。
6.2 田间管理
6.2.1 间苗、定苗
当板蓝根四叶一心时,结合第一次除草及时间苗,并按株距8-10cm左右定苗,撒播的,可按株距
8-10cm左右三角形定苗。缺苗的地方及时补苗,间苗时应去弱留强。
6.2.2 中耕除草
播种后,杂草与板蓝幼苗同时生长,应抓紧时机,有草就除,齐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中耕宜
浅,搂松表土即可,杂草要除净。
6.2.3 灌水排水
定苗后,视植株生长情况,进行浇水。若天气干旱,可结合追肥进行灌水。如遇伏天干旱,可在早
晚灌水,切勿在阳光曝晒下进行,以免高温烧伤叶片,影响植株生长。多雨地区和雨季,要及时清沟理
墒,畦间沟加深,大田四周加开深沟,以利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引起烂根。
6.2.4 施肥
7月上旬每亩每次追施硫酸二氢铵10-15kg,过磷酸钙15-20kg,混合撒入行间。为保证根部生长,8
月下旬再进行一次追肥浇水。
7 病虫害及其防治
7.1 病害及其防治
7.1.1 霜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 发病叶片叶背产生灰白色霉状物, 叶面病斑为黄色,严重时叶片黄褐色,甚至枯萎。
发病规律:湿度高、气温低至10-15℃时易发生和流行,一般播种早、排水不良或过分密植、株间湿度
过大发病重。6月中旬为始发期,7月下旬达到盛发期,严重时,病株率可达100%,病叶率达 48%。
防治方法:①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②清洁田园,处理病残株,减少菌源;③合理
轮作,即与禾本科作物等进行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增施有机肥;
DB6106-T175-2021 延安地区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 延安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7-15 13:01: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