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30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in oilseed rap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2-23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3068—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胜毅、谷铁城、张芳、程晓晖、丁晓霞、黄军艳。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的有关定义,抗性评价的鉴定方法、试验设计、调查方法、数 据计算等技术及汇总报告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各单位开展的油菜品种(系)菌核病抗性鉴定试验。 抗病品种(系)的选育、品种(系) 抗性比较试验、主导品种的抗病性监测可参照 规范性引用文件 RD 本文件的应用是必 下列文件对于 不可少的。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本(包括所有的修) 用本文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 NY/T 79 04 1296 206z 衣作物品种市定规范 NY/T 油菜 中华人民共和国Co业部令2013年第4号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利 适用于本文件 3. 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 人工选育或 成发现 经过改良与现存品种有明显区务 致 具有一定经济 名称的 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冬油 价值并具有适 本标准 由菜的常规品种和杂 种栽培作物群体 交品种。 3. 2 对照品种 coptror vaviet 员会审定(登记),在 但抗性水平具有代表性 且为同行公认的品系 育系的定义 未商业化推工利用的作 群体,其群体特性与品种 定义相同。本标准中为 可靠性,减少年 保 抗性鉴 的准确 问和环境条件的差异,选择抗 性水平较稳定的品种(系)作为抗性鉴定试验的对照品种(系) 3.3 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 3.4 抗病性自然侵染鉴定resistanceidentificationthroughpathogennaturalinfection 在田间通过病原的自然侵染而评定试验品种的抗、感病程度或发病程度的一种作物抗病性鉴定 方法。 3.5 病害圃diseasenursery 人工创造的有利于病害稳定发生的试验田,且人工创造的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在该田中分布相 NY/T3068—2016 对均匀一致。 3.6 病圃诱发鉴定resistanceidentificationof diseasewithinductionindiseasenursery 在病害圃中,利用病害圃创造的发病条件让植株自然侵染发病而评定试验品种(系)的抗、感病程度 或发病程度的一种作物抗病性鉴定方法 3.7 抗性评价evaluationofdiseaseresistance 采用一套技术方法和标准评判寄主植物对特定病害抗性水平的技术流程。狭义上,其意指抗病性 鉴定。 3. 8 病情级别diseaserating 定量描述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等级。 3.9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 通过对植物个体发病程度(病情级别)数值的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 3.10 相对抗性指数relativeresistanceindex 通过对植物群体发病程度数值的计算所获得的一个群体较对照群体的病害减轻程度的数值化 描述。 4田间自然侵染鉴定 4.1试验地点选择 按品种(系)试验的大区域(如长江上游、中游、下游),选择若干个试验点作为菌核病田间自然侵染 鉴定的试验点。试验点选择要有区域代表性,为菌核病重发区,且试验承担单位技术力量强、经验丰富。 4.2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按照NY/T794—2004、NY/T1296—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 的规定进行,原则上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每组或每个试验至少3个重复。此外,试验设计应满足下列 要求:试验地以往菌核病发病较重:在苗期或冬前每平方米均匀增施2粒~3粒采自当地前一季发病油 菜茎秆中的大小适中、有活力的菌核或每行中施1粒~2粒菌核,以维持菌核丰度和分布均匀性;所有 试验使用中油821或其他抗性水平相当的品种作为统一抗病对照,统一供种。 4.3田间管理 按照NY/T794—2004、NY/T1296—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的规定进 行。墓期不中耕培土,以免破坏子囊盘;蕾期至成熟期不进行任何病害防治措施。全部农事操作要 致,1人完成全部或每人完成1个重复,且在1d内完成,成熟前或病害调查前不在小区中走动,不破坏 原植株分布结构。 4.4调查时间 在油菜成熟期,收获前7d~10d调查病害。每个重复的调查应在1d内完成。油菜菌核病症状识 别参见附录A。 4.5调查方法 在油菜成熟期,分级调查菌核病发病程度,调查分级标准见表B.1。每个抗病性鉴定试验点对每组 或一个完整试验至少调查3个重复,各重复在小区中心逐行逐株调查(植株数不少于100株),每个重复 应由一人完成。结果记人表C.1。 2 NY/T3068—2016 4.6数据统计与分析 4.6.1数据有效性、准确性和精确性 在一组或一个完整试验中,发病重的品种(系)的发病率大于15%方为有效试验,否则为无效试验, 数据不进行统计和分析。该发病重的品种(系)可以为参试品种(系)中较感的或试验感病对照品种。在 发病重的品种(系)发病率大于15%的条件下,若试验重复间相关性都很低且不显著,则田间发病条件 (菌原数量和分布及发病的环境气候条件等)均匀一致性差,鉴定准确性未达到控制标准。当病害数据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等)分布集中在10%以内或80%以上时,此病圃鉴定的灵敏性和精确性未达到控制 标准。 4.6.2发病率计算 以小区为单位统计总株数和发病株数,按式(D.1)计算菌核病发病率(P)。各试验点内每组或每个 试验按随机区组试验统计分析方法对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获得每点每个品种(系)的平均发病 率。各点间按多点试验统计分析方法对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每个品种(系)的总平均发病率。 4.6.3病情指数计算 以小区为单位,按式(D.2)计算菌核病病情指数(DI)。用病情指数衡量病害严重度。各试验点内 每组或每个试验按随机区组试验统计分析方法对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获得每点每个品种 (系)的平均病情指数。各点间按多点试验统计分析方法对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每个品种 (系)的总平均病情指数。 4.6.4相对抗性指数(RRI)计算 以每个试验每个品种(系)的平均病情指数,按式(D.3)计算每个试验品种(系)的相对抗性指数 (RRI);对于多点试验,则用总平均病情指数计算;对照为对应试验中的抗病对照品种。所有试验都使 用中油821或其他抗性水平相当的品种作为统一抗病对照,使各品种(系)的相对抗病性水平具有可 比性。 4.7抗性等级划分 根据计算的相对抗性指数(RRI),按表B.2所示的标准划定每个品种(系)的抗病等级。 对2年或多年的鉴定结果,则计算平均病情指数,然后计算相对抗性指数,划定抗病等级。 行业标 5病圃诱发鉴定 5.1病圃设计 5.1.1病圃选址 根据抗性鉴定病圃宜设置在具有代表性的油菜菌核病常发病区,选择交通便利、土壤类型具有代表 性、地势平坦、不受荫蔽、远离畜禽、形状规整、大小合适、排灌方便、地力均匀、肥力中等的地块。新建病 圃至少培育2年并检测田间病原分布均匀一致后才可用于正式抗病性鉴定试验。 5.1.2田间菌源 应保持病圃土壤表层每平方米至少有2粒~3粒有活力菌核,且分布均匀。定期土壤取样,检测土 层中菌核丰度和分布均匀性。田间除油菜收获后留下的菌核外,每年在苗期或冬前每平方米均匀增施 2粒~3粒采自当地前一季发病油菜茎秆中的大小适中、有活力的菌核或每行中施1粒~2粒菌核,以 5.1.3病害诱发 在病圃中安装人工喷雾系统,出水为细雾(液滴直径在100um以内),喷头间间距根据有效射程设 置,高度约2.8m。在油菜初花至终花期,当空气湿度在90%以下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喷雾,使田间植 株冠层的相对湿度始终维持在90%以上,喷雾系统及喷雾操作不能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不能破 坏或改变植株的群体和冠层结构;或在田间罩上纱网,以保持田间植株冠层的湿度在90%以上。 3 NY/T3068—2016 5.2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按照NY/T794—2004、NY/T1296—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 的规定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区域来源相同的品种(系)安排在一个随机区组试验中,每个品种 (系)设置3次重复,小区面积不小于2.66m²(植株数不少于30株)。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 试验增设1个抗病对照,为中油821或其他抗性水平相当的品种,统一供种。以各试验品种(系)与 抗病对照相比的相对抗性来判定各试验品种(系)的相对抗病性,并划定各试验品种(系)的抗病等级 5.3田间管理 按照NY/T794—2004、NY/T1296—2007和中 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的规定进 行。墓期不中耕培土,以免破坏子囊盘。蕾期至成熟期
NY-T 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