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9 DB12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1011—2020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actory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eryngii 2020 - 12 - 17 发布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1 - 01 - 16 实施 发 布 DB12/T 101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中延菌菇业(天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连强、周永斌、李凤美、罗莹、萧智鸿、陈晓明、程敏、柳桃。 I DB12/T 1011—2020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生产场地、菌种、菌棒制作、出菇管理、采收和分级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生产场地 3.1 选址 厂区周边300m内无规模养殖场、垃圾场等,无污水、废气、废渣、烟尘等污染源;地势高、排水通 畅;交通便利,水电齐全。 3.2 厂区布局 根据栽培工艺,生产场地可分为料场、锅炉房、废料场、仓库、制棒区、灭菌区、冷却室、菌种室、 接种区、培养区、出菇区、包装及存储区等,制棒区和灭菌区的位置要接近。 3.3 厂区洁净度要求 料场、锅炉房、废料场、仓库以及拌料区域应位于厂区下风口,生产作业时应增加防尘喷淋设施设 备,远离无菌区。冷却室、接种区,空气洁净度万级,接种操作区域达到100级。冷却室、菌种室、接 种室、发菌室、出菇室定期进行空间消毒处理,使用的消毒剂参照附录A。 3.4 菌种室 位置要靠近接种室,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洁净度百万级。 3.5 接种室 房间密封性好,有空气过滤装置,空气洁净度1万级,接种操作区域达到100级,满足无菌接种要求, 配置有控温设备。 3.6 发菌室 墙体有保温层,能够保证室内温度维持在15℃~26℃;配置温湿度控制设备。 3.7 出菇室 1 DB12/T 1011—2020 墙体有保温层。配置空调设备、加湿设备和补光设备。设置有通风口,能够保证室内空气通畅。 4 菌种要求 菌种要具有适应性广、遗传稳定性好、抗杂菌污染能力强、产量高、商品性状优的特点;菌种菌丝 整齐粗壮,菌龄适宜,不含杂菌;在4℃~5℃洁净恒温库或冰箱低温保藏。 5 菌棒制作 5.1 原料 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原有硬杂木木屑、甘蔗渣、玉米芯、麸皮、玉米粉等,要求原料新鲜、无霉变、 无虫蛀、无杂物;配料过程中使用的水应符合GB 5749规定。 5.2 料袋制作 5.2.1 基础配方如下: ——木屑 30%; ——甘蔗渣 25%; ——玉米芯 25%; ——麸皮 14%; ——玉米粉 5%; ——生石灰 1%。 5.2.2 培养料充分混合均匀,含水量为 62%~65%,灭菌前 pH 值为 8.0~8.5。 5.2.3 料袋规格一般为幅宽 17cm、长 35cm、厚度 0.004cm~0.005cm。常压灭菌使用聚乙烯塑料袋, 高压灭菌使用聚丙烯塑料袋。 5.3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时,料袋达到100℃后维持10h~12h,停止加热后保持密闭12h;采用高压灭菌时,温 度保持在121℃~126℃,在104.0 kPa~137.3kPa恒压维持3~4h。 5.4 接种 当料袋温度降至60℃以下时取出,冷却至25℃左右,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接种过程使用的 消毒剂参照附录A。 5.5 发菌管理 发菌室要求洁净无杂物;发菌期间,菌袋避光培养,控制袋间温度24℃~26℃,发菌室空气相对湿 度保持60%~70%;做好通风管理,保证空气清新;发菌期间定期检查,发现污染及时处理。 6 出菇管理 6.1 卸盖 将发菌好的菌棒运到出菇房,依次摆放在出菇架上,去掉菌棒袋口的塑料盖。 2 DB12/T 1011—2020 6.2 催蕾 菌棒进入出菇房后采用低温刺激进行催蕾,温度控制在12℃~15℃,催蕾期一般在5d~7d。催蕾期 间,出菇室光照控制在100lx~200lx;控制空间相对湿度65%~75%;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定期通风。 6.3 出菇期管理 6.3.1 环境管理 菇蕾形成后,定期喷水,采取地面喷水或空间超声波加湿的方式,保持出菇室空气湿润,空间湿度 控制在85%~95%; 出菇室温度控制在12℃~15℃,光照强度控制在50lx~100lx;保持出菇室空气清新, 定时进行通风换气。 6.3.2 疏蕾 当子实体长至7cm~9cm时进行疏蕾作业,去除畸形菇、商品性状差的子实体,保留1~3个子实体。 7 采收及包装 7.1 采收 菌盖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及时采收;采收时佩戴手套,手握紧菌柄,旋转拔起。采收后及时 清理出菇室,做好地面和空间清洁工作,废弃的菌棒运至废料场粉碎处理。 7.2 分级包装 7.2.1 削剪掉子实体菌柄基部的基质、杂物,分拣出伤、残、病菇,子实体完整没有破损、没有虫蛀、 没有腐败的参照附录 B 进行分级,然后称重、包装。 7.2.2 包装后的杏鲍菇及时运至冷库保存,温度控制在 0℃~3℃。 3 DB12/T 1011—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表A.1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品名 酒精 用途 手及器皿表面消毒,空间喷雾 使用浓度或用量 75% 注意事项 易燃,注意按实验室操作 方法使用 高锰酸钾 来苏尔 皮肤、器械、器皿和室内等消毒 手及器皿表面消毒,空间喷雾 2 5 克/m 或 0.1%~0.2%的 随用随取,药液对铝制品 水溶液 有腐蚀作用 浸泡器皿用 3%水溶液时 亦称煤酚皂 间 1 小时;2%的水溶液用 于洗手和空间喷雾 新洁尔灭 皮肤和不耐热的器皿表面消毒 0.25%水溶液 石炭酸 空间和表面消毒 5%水溶液 过氧乙酸 手和器械表面消毒,空间消毒(优 表 面 消 毒 , 0.2% ~ 0.5% 于甲醛) 的水溶液浸洗;空间消 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毒,先用 0.5%水溶液喷 雾增湿,再用 20%药液 5 3 毫升/米 熏蒸 硫磺 用于接种室、发菌室和菇房熏蒸消 15~20 克/米 3 毒,防治细菌、真菌 漂白粉 喷洒、浸泡和擦洗消毒,防治细菌 先将墙面和地面喷水预 湿。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5%水溶液 对服装有腐蚀和脱色作 用,防止溅到衣服上,注 意皮肤和眼睛的保护 硫酸铜 菌床上局部杀菌或出菇场地的杀 5%水溶液 不能贮存于铁容器中 主要成分二氧化氯,2 克 易燃。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菌,防治真菌和细菌 气雾消毒剂 用于接种室、发菌室和菇房熏蒸消 毒,防治细菌、真菌 3 /米 熏蒸 4 DB12/T 1011—2020 BA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杏鲍菇子实体分类、分级 表B.1 杏鲍菇子实体分类、分级表 正品 分类 分级 子实体完整,没有破损,没有虫蛀,没有腐败。 菇片及不成型的子实体(没有菇帽、破损), 副品 没有虫蛀,没有腐败。 特级菇 子实体大小超过21cm。 一级菇 子实体大小 19~21cm。 二级菇 子实体大小 17~18cm。 三级菇 子实体大小 15-16cm。 四级菇 子实体大小 15cm 以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12-T 1011—2020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规范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55: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