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65362.9
(22)申请日 2022.08.12
(71)申请人 南京三万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大
道699-1号
(72)发明人 王军 吴劼 杜裕明 王继斌
马磊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文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5 00
专利代理师 陈娟
(51)Int.Cl.
G06T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及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三 维重建技术领域, 且公开了一
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及方法,包括
驱动架,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车体、 连接块、 固定
座、 矩形壳体、 减震杆和控制装置, 所述驱动架的
内侧固定连接有车体, 所述车体的上侧设置有 连
接块, 所述连接块关于车体轴向的外侧固定连接
有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矩
形壳体。 该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及方
法, 通过拨块、 滑动变阻器、 第一线圈、 车体、 磁力
滑块、 长槽块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作用, 进而
实现了对双目摄像机进行减震的目的, 同时可以
根据车体的抖动程度来合理适配防抖动力度的
大小, 从而达到了双目摄像机拍摄图像清晰度较
佳的效果, 从而解决了三维建模质量低下的问
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3页
CN 115330945 A
2022.11.11
CN 115330945 A
1.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 包括驱动架(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架(1)
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2), 所述减震装置(2)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5), 所述减震装
置(2)关于驱动装置(5)轴向的外侧设置有摄像装置(4), 所述减震装置(2)的上侧通过连接
架固定安装有转换装置(6), 所述 转换装置(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7);
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车体(21)、 连接块(22)、 固定座(23)、 矩形壳体(24)、 减震杆(25)
和控制装置(26), 所述 驱动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车体(21), 所述车体(21)的上侧设置有
连接块(22), 所述连接块(22)关于车体(21)轴向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3), 所述固定
座(23)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壳体(24), 所述固定座(2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减震杆
(25), 所述减震杆(25)的轴向外侧设置有控制装置(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
装置(26)的结构包括连接杆(261)、 长槽块(262)、 磁力滑块(263)、 第一线圈(264)、 第一弹
簧(265)、 矩形框(266)和运动杆(267), 所述减震杆(25)上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连接杆
(261), 所述连接杆(261)关于减震 杆(25)的轴向外侧转动连接有运动杆(267), 所述运动杆
(267)关于减震杆(25)的轴向外侧转动 连接有磁力滑块(263), 所述磁力滑块(263)的外侧
设置有长槽块(262), 所述磁力滑块(263)在长槽块(262)的内侧滑动, 所述长槽块(262)的
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线圈(264), 所述磁力滑块(263)与第一线圈(264)之间固定连接有
第一弹簧(26 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
装置(3)包括安装块(31)、 圆形壳(32)、 第二线圈(33)、 磁力环(34)和限制装置(35), 所述减
震杆(25)关于车体(21)轴向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1), 所述安装块(31)的内侧固定连
接有圆形壳(32), 所述圆形壳(3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33), 所述第二线圈(33)的
轴向外侧转动连接有磁力环(34), 所述磁力环(34)远离圆形壳(32)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限制装置(3 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
装置(35)的结构包括棘轮环(351)、 转动盘(352)、 拨动块(353)、 第三弹簧(354)和固定杆
(355), 所述磁力环(34)远离 圆形壳(32)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棘轮环(351), 所述棘轮环
(351)的轴向内侧设置有转动盘(352), 所述转动盘(352)上转动连接有分布均匀的拨动块
(353), 所述转动盘(352)与拨动块(35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54), 所述棘轮环(351)
上开设有与拨动块(353)相对应的棘轮槽, 所述转动盘(352)上开设有与拨动块(353)相对
应的圆弧槽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
装置(4)包括支架杆(41)和双目摄像机(42), 所述减震杆(25)关于车体(21)的轴向外侧设
置有支架杆(41), 所述支 架杆(4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双目摄 像机(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
装置(5)包括防护壳(51)、 电机(52)和转动轴(53), 所述车体(2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
(51), 所述车体(21)的上侧 且在防护壳(5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2), 所述电机(52)的
上侧传动连接有转动轴(5 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
装置(6)包括圆筒(61)、 活塞块(62)、 第四弹簧(63)、 导管(64)和活动装置(65), 所述连接块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330945 A
2(22)的上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圆筒(61), 所述圆筒(6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塞块
(62), 所述活塞块(62)与圆筒(61)内部的上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63), 所述圆筒
(61)的轴向外侧连通有导管(64), 所述活塞块(62)与圆筒(6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活动装置
(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
装置(65)的结构 包括第一固定块(651)、 第一转动盖(652)、 第二固定块(653)和第二转动盖
(654), 所述活塞块(6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51), 所述第一固定块(651)的外侧转动
连接有第一转动盖(652), 所述圆筒(61)的内部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653), 所述
第二固定块(65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盖(654), 所述圆筒(61)上开设有与第二转动
盖(654)相对应的通 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检测装置(7)包括保护壳(71)、 滑动变阻器(72)、 第五弹簧(73)和拨块(74), 所述导管(64)
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71), 所述保护壳(7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变阻器(72), 所述
保护壳(71)的内侧且在滑动变阻器(72)上滑动连接有拨块(74), 所述拨块(74)与保护 壳
(71)的内部上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73), 所述滑动变阻器(72)与第一线圈(264)
为电性连接 。
10.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支架杆(41)穿过固定杆(355)、 安装块(31)与减震杆(25)相紧贴, 随后转动固定杆
(355), 使得固定杆(3 55)与支架杆(41)相紧贴;
S2、 当固定杆(355)与支架杆(41)相紧贴时, 对第二线圈(33)的内部通入电流, 第二线
圈(33)在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磁力环(34)相吸的磁场力, 进而对棘轮环(351)固定, 使 得固定
支架杆(41)、 双目摄 像机(42)与减震杆(25)相连接, 双目摄 像机(42)安装操作完成;
S3、 驱动架(1)带动与 其固定连接的车体(2 1)进行运动, 外置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控制
驱动架(1)的行 走路线, 双目摄 像机(42)进行同步 运动;
S4、 外置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控制电机(52)启动, 电机(52)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转动
轴(53)进行转动, 进而同步带动双目摄像机(42)进行转动, 使得控制双目摄像机(42)对外
置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 进行机器人自主巡航拍摄工作;
S5、 活塞块(62)在第四弹簧(63)的作用下在 圆筒(61)的内部上下滑动, 气体推动拨块
(74)在滑动变阻器(72)上滑动, 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72)的内部阻值, 第一线圈(264)内部
通入的电流大小与车体(21)所产生的抖动大小 呈正比关系, 实现了对双目摄像机(42)进 行
减震的目的。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330945 A
3
专利 一种机器人自主巡航及三维重建装置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4: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