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48564.2
(22)申请日 2022.08.09
(71)申请人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 鼻喉科医院
地址 200031 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83号
(72)发明人 王晓瑛 陈昕阳 程明睿 陈珣
沈阳 周行涛 黄锦海 牛凌凌
汪琳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 25
专利代理师 翁惠瑜
(51)Int.Cl.
G06F 30/27(2020.01)
G06F 30/17(2020.01)
G06T 17/00(2006.01)
G06T 7/50(2017.01)G06T 7/70(2017.01)
G06F 16/9035(2019.01)
G16H 20/40(2018.01)
A61F 2/16(2006.01)
(54)发明名称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 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
能辅助订片系统, 包括: 襻脚 着陆线获取模块, 获
取眼前后房三维结构数据, 通过AI三维图像语义
学分析构造睫状沟区域3D地形图, 拟合获得最佳
拟合睫状沟线, 以最佳拟合睫状沟线为参考, 计
算获得襻脚着陆线; 理想襻脚确定模块, 根据横
向深度计算襻脚着陆线上各点间的横向深度差,
获得人工晶状体的理想襻脚位置组合序列; 晶体
匹配模块, 获取晶体库存数据, 以预先获得的拱
高预测范围和理想襻脚位置组合序列为基础, 从
晶体库存中获取最佳适配的人工晶状体及其植
入旋位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晶体
尺寸匹配准确率高、 满足晶体植入稳定要求、 能
够更精准引导晶体如何旋转调整拱高以及优化
晶体订片流 程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CN 115358144 A
2022.11.18
CN 115358144 A
1.一种有晶状 体眼人工晶状 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襻脚着陆线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眼前后房三维结构数据, 基于所述三维结构数据, 通过
AI三维图像语义学分析构 造睫状沟区域3D地形图, 拟合 获得一与实际睫状沟表面贴合的假
想的最佳拟合睫状沟线, 并以所述最佳拟合睫状沟线为参考, 计算 获得襻脚着陆线, 该襻脚
着陆线上点的坐标由横向深度和垂直深度组成;
理想襻脚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 所述横向深度计算所述襻脚着陆线上各点间的横向深度
差, 同时基于襻脚着陆线的真实STS, 获得人工晶状体的4个襻脚的理想襻脚位置组合序列,
该序列中, 各理想襻脚位置组合对应有一稳定分, 各理想襻脚位置组合以所述稳定分由高
到低排序;
晶体匹配模块, 用于获取晶体库存数据, 以预先获得的拱高预测范围和所述理想襻脚
位置组合序列为基础, 通过投票配算法, 从所述晶体库存中获取最佳适配的人工晶状体及
用于调整拱高的植入旋位方案, 所述最佳适配的人工晶状体优先满足所述拱高预测范围,
且具有所述稳定分较高的理想襻脚位置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投票配算法中, 基于预先获得的拱高预测范围和所述理想襻脚位置组合序列中稳定 分最高
的一个理想襻脚位置组合, 确定最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尺寸, 基于晶体库存数据判断是否具
有相匹配的晶体库存, 若是, 则获取所述最佳适配的人工晶状体及植入旋位方案, 若否, 则
基于所述理想襻脚位置组合序列进行降级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睫状沟区域3D地形图为后 房结构表面连接形成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最佳拟合睫状沟线的中央轴线平行于眼球光轴 、 视轴或眼球中央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襻脚着陆线上的点为襻脚着陆可能性位于某一概率区间的点或人工晶状体的4个襻脚着陆
均衡可能性 位于某一 概率区间的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襻脚着陆线上的点基于落点概率预测模型获得, 所述落点概率预测模型获得某一垂 直深度
上的襻脚着陆可能概 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理想襻脚位置组合的稳定分基于人工晶状体的4个襻脚的稳定度求和获得, 所述稳定度根
据襻脚着陆线上设定角度内的所述横向深度差确定, 横向深度差越大, 则稳定度越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拱高预测范围基于AI大数据模型、 人工晶状体4个襻脚的对角线以及由襻脚着陆线确定的
360°真实STS预测获得, 不同尺寸的人工晶状 体具有不同的拱高预测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最佳适配的人工晶状 体至少为 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人工晶状 体包括不带散光的ICL晶体或带散光的ICL晶体。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58144 A
2有晶状体眼人工晶 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有晶状体眼选择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
能辅助订片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经历了20多年研
发和改进, 从V0到V 4c, 从一枚平 坦的“领结扣”到出现脚袢、 拱高以及中央孔, 乃至V5大光学
区, V6老视设计, ICL本身的设计日臻完善, 因而才能在全球植入超 过100万片, 使 得ICL植入
成为未来 最有前景的屈光手术方式。
[0003]但面对结构复杂的眼球、 空间狭小的后房、 形态各异的睫状沟, 目前的ICL为V4c版
本为例, 只有提供12.1mm、 12.6mm、 13.2mm、 13.7mm这4种规格的长度, 而且还要受到散光轴
向的制约。 但是人的眼睛内部结构大小不一, 一般是透过厂商提供的计算器计算合适长度,
再结合医生经验选择。 这种方式存在很多不预期性, 包括晶体植入后拱高不预期, 还有睫状
沟形态无法完全探查 导致的旋转偏位。
[0004]现有医疗技术领域内ICL选择的常规手段如: UB M检查测量睫状沟各个方位的横径
(睫状沟到睫状沟间距, STS), 一般STS大时, 可选择比较长的ICL, 一般水平径的STS会比垂
直径的STS短一些。 因此如果STS太小, 预期ICL植入后拱高会偏高, 一般情况下, 可以在术中
将ICL晶体从水平方向转向垂直径, 以此降低拱高, 但是目前对于STS是很难精确预测的。 因
为人眼睫状突存在70~80个, 测到睫状突表面凸起处的区域会测短, 测 到凹处区域则会测
长, 带来了不确 定性。 即使都是测量于凹处, 但除了测量误差外, ICL实际上也无法确认4个
襻脚是落在凹 处还是凸起处, 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0005]现有专利TW202123892A公开一种决定ICL尺寸旋转的方法, 但其仅在2D参数当中
找关联, 还 存在对于襻脚最终的落 点位置的预测不够准确的不足。
[0006]另外, ICL的襻脚着陆在睫状沟区域本身就有不稳定性, 襻脚可以在睫状体上中下
各种垂直高度位置, 也可以卡在睫状沟内的囊肿区域, 造成不预期的ICL晶体偏位、 旋转、 倾
斜等, 除了可能影响视 觉矫正的质量, 也有可能存在引起青光眼、 白内障等并发症的风险。
[0007]因此, 如何适当旋转ICL以及如何调整手术中ICL植入的旋转角度, 使ICL在眼内处
于最稳定的固定位置, 是本领域亟 待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8]另外一方面, 散光型号的ICL(Toric ICL,TICL)在厂商晶体库中存在有限的订制
规格和数量, 矫正散光的时候为了精准对应散光矫正的轴位, 不能在植入的时候透过任意
旋位来调整 拱高, 因此也存在植入旋转角度范围的 限制, 所以TICL常常存在订片困难, 此亦
是本领域亟 待解决的技 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晶体尺寸匹配
准确率高、 满足晶体植入稳定要求的有晶状 体眼人工晶状 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358144 A
3
专利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智能辅助订片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4: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