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80263.6
(22)申请日 2022.06.01
(73)专利权人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005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
道5821号
(72)发明人 俞琦 黄海涛 许登山
(74)专利代理 机构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25
专利代理师 叶洋军
(51)Int.Cl.
B65G 47/74(2006.01)
B65G 47/2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无动力步进 线体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步进线体装
置, 包括无动力线体和载盘, 所述无动力线体上
的若干工位呈矩形环状排列, 各工位上设置有 载
盘定位组件, 还包括: 在无动力线体的第一侧边、
第二侧边、 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四者外侧各自设
置的电动执行器驱动组件, 每个所述电动执行器
驱动组件包括沿所在侧边能够受控移动的插销
缸, 所述载盘四周设有载盘定位驱动孔, 其中, 所
述载盘位于无动力线体的每一侧边时由所在侧
边的插销缸与载盘定位驱动孔插接, 并由相应的
电动执行器模块驱动、 移动至所在侧边的不同工
位。 本线体装置中工位之间的间距可以按需调
整, 载盘数量柔性设置, 载盘在无动力线体上允
许退回原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555100 U
2022.10.11
CN 217555100 U
1.一种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包括无动力线体和载盘, 所述无动力线体上的若干工位
呈矩形环状排列, 各工位上设置有载盘定位组件,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在无动力线体的第一侧边、 第二侧边、 第三侧边和第 四侧边四者外侧各自设置的 电动
执行器驱动组件,
每个所述电动执行器驱动组件包括沿所在侧边能够受控移动的插销缸, 所述载盘的四
周设有载盘定位驱动孔,
其中, 所述载盘位于无动力线体的每一侧边 时由所在侧边的插销缸与载盘定位驱动孔
插接, 并由相应的电动执 行器模组驱动、 移动至所在侧边的不同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动力线体上的工位
之间具有选择性设定的间隔距离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盘定位驱动 孔沿载
盘高度方向延伸, 以使载盘能够 在插销缸定位状态下抬升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盘定位组件包括定
位底盘和用于托举定位底盘的托举缸, 其中定位底盘在抬升时能够与载盘的底面配合定
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载盘的四周设有一对
载盘定位驱动孔, 所述电动执行器驱动组件包括与一对载盘定位驱动孔配合的一对插销
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动力线体的第 一侧
边和第三侧 边为长侧 边, 该长侧边上 的工位等间距布置, 其对应的电动执行器驱动组件包
括第一导轨滑块组件、 第一安装支架、 电动执行器模组, 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支撑在第
一导轨滑块组件上, 其上设置有 若干对插销缸, 能够一次同时移动若干个载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动力线体的第 二侧
边和第四侧边为短侧边, 其对应的电动执行器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支架和电动执行器模
组, 其中, 所述第二 安装支架上设有至少一对 插销缸, 能够一次移动一个载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盘为动力电池载
盘。
9.一种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包括用于承托载盘的无动力线体, 所述无动力线体上的
若干工位呈多边形环状排列, 各工位上设置有载盘定位组件,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在无动力线体的每一侧边的外侧各自设置的电动执 行器驱动组件,
每个所述电动执行器驱动组件包括沿所在侧边能够受控移动的插销缸, 所述载盘的四
周设有载盘定位驱动孔,
其中, 所述载盘位于无动力线体的每一侧边 时由所在侧边的插销缸与载盘定位驱动孔
插接, 并由相应的电动执 行器模组驱动、 移动至所在侧边的不同工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动力线体上的工
位之间具有选择性设定的间隔距离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555100 U
2一种无动力步进线体 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可应用于动力电池行业的无动力线体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输送线体种类有皮带输送线、 滚筒输送线、 链板输送线、 网带输送线、 悬挂
输送线等。 动力电池行业, 基于 设备效率高, 设备占用场地小的特点, 提出了无动力线体, 主
要特点是线体 自身无动力, 需要在外部施加动力来驱动载盘的运动。 以现有的一种常用无
动力线体为例, 其整体布局如图5和图6所示。
[0003]上面的无动力线体, 若想 实现载盘从P1(位置 1)顺时针环形运转, 需要满足以下几
点: 1、 P1、 P2、 P3、 P4需要有载盘, 且载盘是紧挨着的; 2、 P6、 P7、 P8、 P9需要有载盘, 且 载盘是
紧挨着的; 3、 P5和P10 至少1处是空着的。
[0004]以P5和P10都是空着的为例, 介绍载盘在无动力线体1 ’上的运动过程。
[0005]步骤1: 机械挡停5 ’放行, 伺服电机 +丝杠组件4 ’通过卡扣A将P1处的载盘往前移动
一个工位, P1就变成了空工位, P5变成了有 载盘的工位; 步骤2: 机械挡停7 ’放行, 伺服电机+
丝杠组件6 ’通过卡扣B将P6处的载盘往前移动一个工位, P6就变成了空工位, P10变成了有
载盘的工位; 步骤3: 伺服电机+同步带 组件2’通过驱动杆 B将P10处的载盘往 前移动一个工
位, P10就变成了空工位, P1变成了有 载盘的工位; 步骤4: 伺服电机+同步带 组件3’通过驱动
杆A将P5处的载盘往 前移动一个工位, P 5 就变成了空工位, P 6变成了有 载盘的工位。 循环以
上4个步骤便可以实现载盘的顺时针环形运 转。
[0006]在实施无动力线体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人发现, 上述无动力线体存在以下缺点:
1、 由于载盘在工位上是紧挨着, 导致工位之间的间距太小, 不利于工位上设备结构的设计。
2、 柔性太差, 线体上载盘的数量必须大于等于8个且小于等于9个才可以, 否则将无法实现
运动。 另外, 上述驱动系统仅可以驱动载盘单方向运动, 导致载盘运动方向单一, 这也给生
产带来了不便 。
[0007]基于现有无动力线体的以上缺 点,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线体装置 。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以克服现有无动力线体存在的
工位间隔小、 柔 性差问题。
[0009]为此,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包括无动力线体和载
盘, 所述无动力线体上的若干工位呈矩形环状排列, 各工位上设置有载盘定位组件, 还包
括: 在无动力线体的第一侧边、 第二侧边、 第三侧边和 第四侧边四者外侧各自设置的电动执
行器驱动组件, 每个所述电动执行器驱动组件包括沿所在侧 边能够受控移动的插销缸, 所
述载盘的四周设有载盘定位驱动孔, 其中, 所述载盘位于无动力线体的每一侧 边时由所在
侧边的插销缸与载盘定位驱动孔插接, 并由相 应的电动执行器模组驱动、 移动至所在侧 边
的不同工位。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555100 U
3
专利 一种无动力步进线体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4:41: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