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30 铜 DB5206 仁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206/T 85—2018 代替 DB 522200/T 57-2009 红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 2018-12-06 发布 2018-12-06 实施 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5206/T 85-2018 目 次 前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2 5 脱毒种薯的质量..........................................................2 6 脱毒红薯试管苗繁育技术.................................................3 7 高级脱毒试管苗速繁......................................................3 8 脱毒红薯原原种繁育技术标准..............................................4 9 脱毒红薯原种繁育技术标准................................................5 10 脱毒红薯生产种繁育技术标准.............................................6 11 脱毒红薯不同级别脱毒苗的病毒检测方法...................................6 12 脱毒红薯不同级别脱毒苗的质量标准.......................................8 I DB 5206/T 8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任。 本标准代替DB 522200/T 57-2009《红薯脱毒红薯繁育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 522200/T 57-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差异如下: ──该标准中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已更新为现行有效标准; 本标准由铜仁市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制定单位:铜仁市种子管理站、铜仁市植保站。 本标准参加单位:思南县农牧科技局、沿河县种子管理站、印江县种子管理站、德江县 种子管理站、松桃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制定人: 李朝霞、李永凤、甘坤俊、徐文霞、罗会群、陈正福、涂刚、王安 华、廖雪红、陈忠、张玉清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 522200/T 57-2009。 II DB 5206/T 85-2018 红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薯脱毒种薯及种苗的繁育技术规程,适用于铜仁市各红薯种薯(苗)繁 育基地、产地及栽培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6 种薯 GB 7413 红薯种苗产地检疫规范 NY/T 402 脱毒甘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NY/T 1200 甘薯脱毒种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脱毒试管苗 virus-free tube seedIing 应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经检测确认不带红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红薯潜 隐病毒(SPLV)、红薯褪绿斑病毒(SPCFV)的试管苗。 3.2 脱毒种薯(苗) virus-free tube (seedIing) 从育种家种子繁殖脱毒试管苗开始,逐渐繁殖增加种薯(苗)数量的种薯生产体系出来的 种薯(苗) 注:分为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生产用种四个级别。 3.2.1 育种家种子 breederˊs seed 由育种者直接和掌握的原始种子,具有该品种的典型性的遗传稳定性,纯度 100%,不带病 毒的其他病虫害,产量及其他主要性状符合推广时的原有水平。 3.2.2 原原种 pre - eIite 由育种家种子或典型品种的脱毒试管苗在防虫网室、温室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 种薯(苗)。 3.2.3 原种 eIite 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苗)。 3.2.4 生产用种 certied seed 1 DB 5206/T 85-2018 用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苗)。 3.3 病毒病株允许率 脱毒种薯繁殖田中病毒病株的比率。 3.4 真菌、细菌病株允许率 脱毒种薯(苗)繁殖田中真菌、细菌病株的比率。 3.5 虫害株允许率 脱毒种薯(苗)繁殖田中虫害株的比率 3.6 混杂植株的允许率 脱毒种薯(苗)繁殖田中混杂的其它红薯品种植株的比率。 3.7 脱毒种薯块根整齐度 单块质量在 100g 的—500g 的红薯种薯块根质量占块根总质量的比率。 3.8 有缺陷薯 机械损伤、虫鼠伤、畸形块根总质量的比率。 3.9 杂质 一批块根中除具有价值的块根外,其他物质称为杂质。包含浮土、块根上所沾的泥土、 无种用价值的块根,以及其他有机、无机物质质量。 3.10 腐烂 本标准中指根腐烂、软腐病、镰刀菌干腐病造成的腐烂外,其他原因造成的腐烂 。 4 总则 4.1 脱毒红薯高级脱毒试管苗、脱毒红薯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繁育单位所生产的种薯(苗), 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4.2 脱毒繁育体系的建立要根据种植面积及具备的技术条件确定。原原种、原种的繁育由省、 市、县级具备脱毒、组培条件的科研单位或繁育基地(企业)进行。生产种的繁育由县(区)、 乡级农业繁育基地(企业)单位进行。各育种单位应设立专用繁育基地,繁种必须持有关部 门发放的脱毒种薯繁育许可证。 4.3 进行脱毒所用的品种,必须是当地大面积的主栽品种或已经审定即将推广的新品种。 4.4 脱毒红薯是经过脱除红薯羽状斑驳病毒、红薯潜隐病毒、红薯褪绿斑病毒、红薯烟草花 叶病毒的种薯种苗。 5 脱毒种薯的质量 5.1 品种纯度 高级脱毒试管苗必须是经过严格病毒检测,确任不含有已知病毒或指定病毒,且经过株 2 DB 5206/T 85-2018 系评选而中选的试管苗以及用其它离体快繁或防蚜条件下速繁后的试管茎蔓苗。原原种和原 种的纯度不低于 99%,生产种纯度不低于 96%。 5.2 薯块病虫 5.2.1 病毒病:原原种薯的带毒率 0,原种和生产种的带毒率不能超过 2%、10%。 5.2.2 其它病虫害:红薯黑班病、根腐病,原原种带病率为 0,原种和生产种带病率不能超 过 0.1%、1%。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的茎线虫病、根结线虫病的带病率均为 0。 5.3 其它 5.3.1 薯块整齐度:是指种薯重 100—500g 的薯块占总量的百分比;整齐度不低于 85%。即 原种、生产种薯块要求每块重 100—500g。 5.3.2 不完整薯率:机械损伤、自然干、畸形薯所占比率为:原原种不超过 1%、原种不超 过 3%、生产种不超过 6%。 6 脱毒红薯试管苗繁育技术标准 6.1 脱毒红薯茎尖苗的培育 利用植物茎尖顶部分生组织不带或很少携带病毒的原理,在无菌条件下切取红薯茎尖分 生组织,并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就能够再生出不带有病毒的茎尖脱毒苗。即: 选则具有该品种特征特性的无病红薯苗茎顶部 3 厘米长的芽段,用 70%酒精、3%漂白粉液分 别消毒,在超净工作台内解剖镜下剥离茎尖。将剥离的长 0.2-0.5 毫米(一般带 1-2 个叶原 基)的茎尖接种在附加 1-2mg 每升 6-ba 的 ms 培养基上,26-28℃温度下补光培养,茎尖膨 大变绿后转入无激系的 ms 培养基上培养成茎尖试管苗。待苗长至 5-6 片叶时移到营养钵内 进行病毒检测。一般来讲,从剥茎尖到诱导出 5-7 片叶的茎尖苗至少要用 60-90d。利用分 生组织和外殖体培养诱导红薯茎尖苗是红薯脱毒的技术关键。 6.2 病毒检测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得到的茎尖苗并不都是脱毒苗,只有部分苗不含病毒,是脱毒苗;茎 尖苗必须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确认不带病毒后才是脱毒茎尖苗。茎尖苗的检测一般首先采取 目测法淘汰弱苗和显症苗,然后再用血清学方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筛选。经血清学或分 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呈阴性的样品再进行指示植物嫁接检测。 6.3 优良株系评选 红薯的芽变率比较高,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再生的茎尖苗株系间在形态和产量方面往往存 在较大差异。因此,经病毒检测确认的脱毒苗必须进行优良株系评选,淘汰变异株系,保留 优良株系。株系评选的方法是:将脱毒苗株系每系 5-10 株栽种到防虫网室内,以同品种普 通带毒薯为对照,进行形态、长势、产量等多方面的观察评定,选出若干既符合品种特性又 高产的最优株系,混合繁殖。 7 高级脱毒试管苗速繁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后,要获得大田生产利用的足够脱毒苗,快速繁殖技 术起着决定性作用。脱毒红薯茎尖苗的大量繁殖,可以采用试管苗单叶节快繁或温网棚繁殖 2 种方式来完成。 7.1 高级脱毒苗试管快繁 脱毒苗试管快繁具有以下优越性: (1)繁殖速度快。在合适的培 养条件下(温度 25℃,每天光照 18 小时) ,1 个茎节 1 个月内即可长成具 5-6 片叶的小植株, 以继代 1 次增殖 5 株计算,其繁殖系数为 5n。(2)避免病毒再侵染。脱毒苗的试管快繁是 3 DB 5206/T 85-2018 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的,即没有病毒源也没有传播媒介。 (3)继代繁殖成活率高。除极 少数由于操作不慎造成试管苗污染外,单茎叶成苗率达 100%。 (4)不受季节、气候和空间 限制,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 7.1.1 脱毒苗试管快繁采用不加任何激素的 MS 培养基。 7.1.2 将待繁的高级脱毒试管苗在无菌条
DB5206-T85—2018 红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 铜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5:38: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