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41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35—2018 种鸡场禽白血病防控技术规范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vian leukemia on breeding chicken Farm 2018 - 05 - 17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17 实施 发 布 DB37/T 323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静、王苗利、孙圣福、马慧玲、张月、王贵升、孔祥华、王士荣、曹振山、 李玉杰、蔺晓月、徐聪、徐鸿、刘丽平。 I DB37/T 3235—2018 种鸡场禽白血病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鸡场的引种、种鸡场场址的选择和布局、鸡舍的建筑设计、饲料营养与卫生、消毒、 禽白血病的检测方法、原种、祖代种群检测净化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种鸡场的禽白血病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6436 禽白血病诊断技术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全进全出制 在同一范围、同一时间内引进同一批雏鸡、饲养同一日龄的鸡群、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场的制度。 4 引种 4.1 严禁从禽白血病阳性种鸡场引进种鸡。对来自非阳性种鸡场的种鸡应先消毒并隔离饲养,同时观 察鸡群的临床表现和监测抗体。 4.2 严禁从禽白血病阳性种鸡场引进种蛋,对来自非阳性种鸡场的种蛋,应严格消毒后方可入场入孵, 种蛋的消毒可采用过氧乙酸等熏蒸消毒,也可以采用碘液或季铵盐等浸泡消毒。 4.3 实行全进全出制。 5 种鸡场场址的选择和布局 5.1 选址 5.1.1 地形地势 种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远离沼泽湖洼,避开山坳谷底,通风良好,南向或偏东南 向。地面平坦或有不高于15度角的坡度,排水便利。地形开阔整齐,利于建筑物布局和建立防护设施。 1 DB37/T 3235—2018 5.1.2 水质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各项指标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注意避免 地面污水下渗污染水源。 5.1.3 电源 三相电源,供电稳定,应配备双路供电条件或自备发电机。 5.1.4 交通 交通便利。距交通干道不少于1.0 km,距一般公路50 m以上,距居民区500 m以上。 5.1.5 气候环境 场区所在地有较详细的气象资料。环境安静,具备绿化、美化条件。无噪音干扰或干扰轻,无污染。 5.1.6 卫生防疫 5.1.6.1 场址应远离居民区,有足够的卫生防疫间隔。 5.1.6.2 不能建在禽类屠宰厂、禽产品加工厂、化工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向和污水流经 处、货物运输道路必经处或附近。 5.1.6.3 场址选择应遵守社会公共卫生准则,其污物、污水不得成为周围社会环境的污染源。 5.2 布局 5.2.1 总体要求 5.2.1.1 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合理划分功能区,包括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废弃物处理区 等。 5.2.1.2 各区应严格分开,缓冲隔离带至少 200 m。 5.2.1.3 生产区的排布主风方向不能形成一条线,由上风向到下风向应依次为干净区、半污染区和污 染区,病死鸡焚化炉、鸡粪发酵池应设在下风区,并应远离鸡舍 500 m 以上。 5.2.2 隔离设施 生产区与另两区之间设置严格的隔离设施,包括隔离栏、车辆消毒房、人员更衣及消毒房等。生活 区与行政管理区之间设10 m宽的绿色隔离带。 5.2.3 道路布局:生产区内净道、污道分开。净道设于场区中间,污道设在场区两侧。 5.2.4 鸡舍布局:鸡舍东西向排列,鸡舍间距及鸡舍与围墙栏距离不少于 30 m。 5.2.5 焚烧炉、贮料罐的布局:死淘鸡焚烧炉设在生产区污道一侧,贮料罐建在净道一侧。 5.2.6 其他房间布局 办公室、库房、洗衣房、蛋库、锅炉房、配电室、水塔等设在行政管理区内,宿舍、餐厅设在生活 区。 5.2.7 鸡场大门布局:鸡场大门设在靠近行政管理区办公室最近围墙处。附建门卫和消毒房、消毒池。 6 鸡舍的建筑设计 6.1 鸡舍面积和容量设计 小型鸡舍可设计为宽7 m~8 m,长33 m~53 m,笼养种鸡2800 只~5000 只;大中型鸡舍可设计宽 10 m~12 m,长40 m~65 m,笼养种鸡5000 只~10000 只。 6.2 建筑材料的选择 应选择导热系数小,蓄热系数大,容重小,具有较好的防火和抗冻性,吸水吸温性强,透水性小, 耐水性强,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 2 DB37/T 3235—2018 6.3 鸡舍主要结构的设计要求 6.3.1 基础 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地基应抗压不下沉(或下沉度小)且均匀一致,膨胀性小、抗冲刷、无 侵蚀作用。墙基应坚固抗震、防潮耐久,并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 6.3.2 墙壁 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结构简单,便于清扫、清洗和消毒,坚固抗震,防水、耐水、耐用。 6.3.3 门、窗和通气孔 6.3.3.1 门:鸡舍的门一般设在鸡舍南面,有净门和污门标识,宜设宽 1.5 m~2.0 m、高 2.0 m~2.4 m。 6.3.3.2 窗户:应足够大,以保证鸡舍的自然通风。开放式鸡舍的窗户应设在前后墙上,前窗应宽大, 离地较低,窗户与地面面积之比为 1∶10~18;后窗较小,面积约为前窗的 2/3。密闭鸡舍不设窗户, 宜设应急窗和通风孔。 6.3.3.3 通气口 a) 依通气方式不同而设置; b)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应在鸡舍纵向墙壁的顶部均匀地设一排通风口; c) 采用机械通风方式的,应对称地设进气口和排气口。 6.3.4 屋顶和天棚 a) 应保温、隔热、防水、坚固、重量小; b) 平养跨度不大的小鸡舍宜用单坡式屋顶,其他鸡舍宜用双坡式屋顶; c) 鸡舍宜设天棚。 6.3.5 地面 应防水、坚实、平整、光洁而不滑、抗压、抗冲击、耐腐蚀、保温、隔潮、不积水、便于清扫冲洗 和消毒。应高出场区地面20 cm~30 cm以上。 6.3.6 鸡舍的其他设计要求 鸡舍的设计应防寒与采暖兼顾、防热与降温并重、通风换气方便、鸡舍采光良好。 7 饲料营养与卫生 7.1 根据种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配制饲料, 其各项卫生指标均应符合 GB 13078 的相关规定。 7.2 饮用水应符合 NY 5027 的要求。 8 消毒 8.1 消毒制度: 制定和完善消毒制度,包括环境消毒、人员消毒、鸡舍消毒、用具消毒、带鸡消毒等制度。 8.2 消毒设施 8.2.1 种鸡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水泥结构。消毒池宽度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 一周半。 8.2.2 生产区门口:应设有更衣、换鞋、消毒室或淋浴室。 8.2.3 进入饲养区的人行通道:应设长1.0 m 的消毒池,或设置消毒盆,并增设紫外线灯,供进入人 员消毒。 3 DB37/T 3235—2018 8.2.4 在饲养区和隔离区交界处:应设有沐浴室、消毒间。 8.2.5 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道路分为污道、净道,不重叠,不交叉。 8.2.6 场区内配备的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 8.3 消毒程序 8.3.1 消毒剂的选择 选择针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酸性、碱性或其它类型消毒剂,并定期更换不同的消毒剂。 8.3.2 消毒方式 饲养区的消毒可在空舍和有饲养动物的情况下实施。在有饲养动物的情况下,应选择低刺激性的 消毒药物,一般使用喷雾方法,在喷雾时注意舍内各处的均匀度和药液的用量。 8.3.3 消毒次数 8.3.3.1 外围环境:对外围环境应每周消毒1次。 8.3.3.2 舍内的走廊、过道:舍内的走廊、过道等应每周消毒 2 次。 8.3.3.3 鸡舍:每天清扫鸡舍,清洗食槽、水盆等用具,及时清除粪便和更换垫料,保持清洁和干燥。 8.3.3.4 无害化处理:粪便、病鸡、死鸡须运送到距鸡舍、水源 100 m 以外的地方。粪便堆积发酵。 病鸡、死鸡深埋或焚烧处理。 9 禽白血病的检测方法 9.1 血清学检测方法 参照GB/T 26436执行。分别采用ELISA方法,测定鸡群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和J亚群感染抗体。 9.2 9.2 病原学检测方法 参照GB/T 26436执行。针对粪便、拭子、种蛋、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包括: 9.2.1 采用抗原捕捉 ELISA 方法检测蛋清中 ALV p27 抗原。 9.2.2 采用病毒分离方法检测血浆中的外源性 ALV。 9.2.3 采用 PCR 方法检测外源性 ALV。 10 原种、祖代种群检测净化程序 原种、祖代种群应实施检测净化。对同一批次的种鸡群,按以下顺序开展净化工作。依次完成多个 世代的检测净化,直至建立阴性种鸡群。 10.1 孵化室雏鸡检测 10.1.1 检测过程 收集阴性种鸡群的种蛋,同一只种鸡来源的种蛋放在一起,分群孵化,采集全部1日龄雏鸡的胎粪, 用ALV-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p27抗原。有一只雏鸡为阳性,则同一种鸡来源的雏鸡均判为阳性, 淘汰而不作种用。对选留的阴性雏鸡,以母鸡为单位,同一母鸡的雏鸡放于一个笼中隔离饲养(25只~ 50只)。 10.1.2 检测注意事项 每个笼间不可直接接触,包括避免直接气流的对流。饲养期间要采取避免横向传播的各种措施。接 种疫苗时避免共用注射器。疫苗也应进行严格检测,杜绝禽白血病病原感染。 4 DB37/T 3235—2018 10.2 后备种鸡筛选检测:采集 5 周~6 周龄鸡血浆,分离培养 ALV。选出阴性鸡,隔离饲养,作为后 备种鸡。 10.3 种鸡开产初期检测净化 ALV-P27 抗原 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蛋清中的 p27 抗原,淘汰抗原阳性 鸡。:开产初期,每只鸡 2 枚~3 枚蛋,取蛋清的混合样品,用 10.4 20 周~25 周龄留种前检测净化:取每只鸡 2 枚~ 3 枚蛋对蛋清做 p27 抗原检测,淘汰阳性鸡。 原则同上。公鸡则采集血浆接种 DF-1 细胞分离病毒,用 ALV-P27 抗原 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 p27 抗原, 淘汰阳性种鸡。 10.5 种蛋的选留和孵化:在经 10.4 步留种前检测淘汰阳性鸡后,每只母鸡仅选用 1 只检测阴性公鸡 的精液授精
DB37-T 3235-2018 种鸡场禽白血病防控技术规范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5:28: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