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39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437—2019 冬荪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nderforest cultivation of Dong Sun 2019 - 11 - 11 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52/T 1437—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栽培 .............................................................................. 2 6 病虫害防治 ........................................................................ 3 7 采收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栽培配方 ........................................................ 4 I DB52/T 1437—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省食用菌育种重点实验室、贵州利康农科技 有限公司、黔西南州利康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乌蒙腾菌业有限公司、大方县丽军林下种植中药材 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颖颖、桂阳、朱国胜、黄万兵、刘宏宇、龚光禄、杨通静、王沁、张丽娜、 陈娅娅、胡腾文、张光文、李明晋、潘成、王万军。 II DB52/T 1437—2019 冬荪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下栽培冬荪(Phallus impudicus、Phallus costatus、Phallus fragrans)的产地环境、 栽培、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林下小窝或畦式栽培冬荪。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69 黑木耳菌种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冬荪 Dong Sun 是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重脉鬼笔Phallus flavocostatus和香笔菌Phallus fragrans的统称,又称无 裙竹荪,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腹菌纲(Gasteromycetes)、 鬼笔科(Phallaceae)、鬼笔属(Phallus)。 3.2 小窝栽培 caveolae cultivation 在林地下栽培依据地势及树林间距较小,采用零星散种方式栽培的方法。 4 产地环境 林地要求坡度≤25°、郁闭度0.2~0.7之间的杂木阔叶林或竹林,其中以有箭竹生长的树林为佳。 土壤要求疏松,保水透气性好。 1 DB52/T 1437—2019 5 栽培 5.1 栽培季节 播种时间在当年的10月至次年3月。3月~5月为冬荪菌丝生长期,6月~7月为冬荪原基分化形成菌 蕾,8月~9月为菌蕾生长期,9月~12月菌蕾开伞长出子实体,即采收期。 5.2 栽培流程 季节和场地选择→材料准备→挖窝或挖沟→铺放下层菌材→摆放菌种→铺料→覆土与覆盖物。 5.3 栽培场地 选择周围场地开阔、环境清洁、易排水、通风良好、靠近水源、交通方便、郁闭度0.2~0.7的缓坡 树林或竹林地做栽培场地,不应选择低洼林地及蚁巢栖居的林地。林地环境条件符合NY/T 391的规定。 5.4 菌种选择 固体菌种质量符合GB 19169的规定,液体菌种质量要求:球状菌丝体呈白色或棕色,滤液呈半透明 状,菌液稍粘稠,有大量球状菌丝体悬浮,分布均匀不上浮或下沉,无异味如酸、臭等。 5.5 菌种质量 菌丝洁白,粗壮(0.5 mm~1 mm),无螨虫、霉变等现象。 5.6 基料准备 主料为阔叶树木材、树枝,以青冈树、毛栗树为优,材料缺乏地可掺杂少量阔叶杂木,如桦稿、杨 树等材。基料可采用林中常见的箭竹枝、竹叶等。 5.7 栽培方法 5.7.1 在选好的地块上先把地块表面上的枯枝烂叶及表层的腐殖层刮在一旁,然后依据地势及树林间 距采用小窝或畦式栽培。要求:坑深 12 cm、宽 40 cm、长 60 cm,也可根据林下实际情况对尺寸适当调 整,但宽度不宜超过 60 cm,长度不超过 1 m,窝或畦之间间隔至少 30 cm。根据当地原料选择适宜的栽 培配方(附录 A),挖窝,铺放下层菌材:将准备好的木材块铺放在底层并压实,以看不到土壤为准, 约 6 cm~9 cm 厚度,铺材时均匀。 5.7.2 摆放菌种:将称好的菌种掰成 4 cm~6 cm 大小并摆放在铺好的木材上,菌种与菌种之间距离为 10 cm~15 cm。小窝式栽培菌种用量约为 12 小块。 5.7.3 铺料:摆好菌种后再铺上一层箭竹,用量以盖住底材为准,再撒上少许白糖,接着再铺上一层 菌材,菌材盖住菌种和竹叶即可。 5.7.4 覆土与覆盖物:盖上疏松、干净、无明显杂菌生长的土壤,覆土为 5 cm 厚,覆土形状呈微弧形 隆起,最后再覆上 5 cm~8 cm 厚度的松针或枯蕨草。 5.8 出菇管理 仿野生林下栽培需防止动物破坏,田地栽培要防止人畜践踏,以及蚂蚁、老鼠等动物的破坏。土壤 湿度保持在60%~65%;以半阴半阳的条件下生长为最佳。 2 DB52/T 1437—2019 6 6.1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化学防治选择国家已登记可在食用菌上使用的农药产 品,符合NY/T 393和NY/T 1276的规定。 6.2 防控方法 冬荪林下栽培中常见病害与杂菌主要有链孢霉、木霉、青霉等,常见虫害主要有菇蚊、菇蝇、螨虫、 线虫、跳虫等。防控方法参照NY/T 2375中4.6的规定。 7 采收 当冬荪从蛋壳中破壳且直立展开,孢子未自溶之前即可采收。轻旋菌柄即可将菌柄完整取出,菌盖 单独放置集中清洗。采收后及时处理残留菌柄和菌托。 3 DB52/T 1437—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栽培配方 A.1 栽培配方 冬荪林下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可包括但不限于: 2 2 2 2 a) 阔叶树木块:35 kg/m ,白鬼笔菌种:2 kg/m ,白糖或麦麸 0.15 kg/m ,箭竹叶或阔叶树叶 1 kg/m ; 2 2 2 2 b) 阔叶树木块:18 kg/m ,白鬼笔菌种:2 kg/m ,白糖或麦麸 0.15 kg/m ,箭竹叶或阔叶树叶 1 kg/m , 2 2 2 玉米杆 5 kg/m 或火麻杆 12 kg/m 或果树修剪枝 15 kg/m ; 2 2 2 2 c) 阔叶树木块:18 kg/m ,白鬼笔菌种:2 kg/m ,白糖或麦麸 0.15 kg/m ,箭竹叶或阔叶树叶 1 kg/m , 2 粗木屑 10 kg/m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52/T 1437-2019

pdf文档 DB52-T 1437-2019 冬荪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1437-2019 冬荪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1437-2019 冬荪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1437-2019 冬荪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09: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