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39 贵 DB52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436—2019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of shiitake mushroom 2019 - 11 - 11 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1 - 01 实施 发 布 1 DB52/T 1436—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产环境和生产用水 ................................................................ 2 5 原辅材料 .......................................................................... 2 6 栽培模式和品种选择 ................................................................ 3 7 培养料配方 ........................................................................ 3 8 菌棒制作 .......................................................................... 3 9 菌棒运输 .......................................................................... 6 10 出菇期管理 ....................................................................... 6 11 适时采收 ......................................................................... 8 12 病虫害防治 ....................................................................... 8 I DB52/T 143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毕节市农业产业办公室、贵州省农作物品种 资源研究所、庆元县食用菌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大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高山百益食 用菌发展有限公司、黔西县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孟谈、陈祖瑶、周金忠、黄万兵、姚庭永、李伟、聂宗平、周正敏、张林、 刘宏宇、高如军、牟东岭、肖莉、袁勇、孙川川、吴美玲、余海、黄健华、周雯文、洪琳、田凤华、 张大华、陈孟栋、别平洋。 II DB52/T 1436—2019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菇栽培的生产环境、生产用水、原辅材料、栽培模式、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菌 棒制作、菌棒运输、出菇管理、适时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香菇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7 白砂糖 GB/T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5483 天然石膏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 119 饲料用小麦麸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香菇 (Lentinula edodes) 为香菇科(Lentinaceae)、香菇属(Lentinus Fr.)的可食用大型真菌。 3.2 菌棒 (artificial bed-log) 低压高密度聚乙烯料薄膜筒袋中,装入培养料制成棒型,经灭菌并接入菌种后的培养棒。 3.3 辅料 (supplement) 用于香菇种植的麦麸、玉米芯、黄豆粉等。 1 DB52/T 1436—2019 3.4 菌棒越夏内棚灌水 (Irrigating water over summer inner shed with mushroom stick) 在香菇菌棒越夏培养的大棚内连环开沟,并把自然流水从连环沟的一头放进去,顺着连环沟跑一圈 后从另一头流出培养大棚的水。 3.5 保鲜菇 (Fresh keeping mushroom) 用于保鲜销售的未完全开膜,且菇盖直径为2.5 cm~7 cm的鲜香菇。 4 生产环境和生产用水 4.1 生产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周围5 km范围内没有规模化养殖厂,20 km内没有工矿污染源,离公路、 铁路主干线100 m以上,周围没有农作物种植,或中间有50 m以上的防护隔离带。 4.2 生产用水 应符合 GB 5749 中分散式供水水源的规定。 5 原辅材料 5.1 木屑 利用阔叶杂木及其边皮料粉碎,不得混入含有芳香气味和有害物质的松、杉、柏、樟树、桉树等树 种,木屑的粗细度0.3 cm~0.8 cm,加工好的木屑不应长期雨淋,应以手握无结块,无霉烂感,鼻闻无 霉味和其他异味。 5.2 麦麸 应符合NY/T 119的规定。以面粉通过SC认证的企业当年加工、含水量在13%以下、新鲜、手触摸有 细腻感,不霉烂、无霉味、不结块、没有混入异物为合格品。 5.3 石膏 应符合GB/T 5483的规定。采自无污染区域的天然石膏粉碎而成,无受潮结块。 5.4 黄豆粉 用新鲜、无霉变、含水量在12%以下的黄豆粉碎成的细粉。 2 DB52/T 1436—2019 5.5 玉米芯 选用颗粒在5 mm左右,含水量在13%以下,不霉烂变质。 5.6 白砂糖 应符合GB/T 317的规定。 6 6.1 栽培模式和品种选择 栽培模式和品种选择 海拨在1600 m以上的区域选择层架式立体栽培周年出菇模式,选用中低温型品种;海拨在1100 m~ 1600 m的区域选择落地式栽培周年出菇模式,秋冬菇选择中低温品种,夏菇选择中、高温品种,或采用 层架式立体栽培冬季出菇模式;海拨在1100 m以下的区域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冬季出菇模式,选择中、 低温品种。 6.2 菌棒培养和出菇棚结构要求 层架式出菇大棚肩高不少于2.5 m,棚与棚间距不少于2.0 m;落地式出菇大棚肩高不少于1.7 m, 棚与棚的间距不少于1.5 m。 7 7.1 培养料配方 常规配方 杂木屑78%、麦麸20%、石膏粉1%、糖1%、含水量50%~55%。 7.2 优化基质配方 应包括但不限于:杂木屑49%、玉米芯27%、麦麸20%、黄豆粉3%、石膏粉1%、含水量50%~55%。 8 8.1 菌棒制作 培养料配制 机械拌料,按配方比例称量好原材料,加适量的水拌均匀。控制含水量在50%~55%,ph值为7~7.5。 8.2 装袋 培养料配制完成后,采用聚乙烯、聚丙烯栽培袋装袋,薄膜物理机械性能按照 GB/T 4456的规定 执行。 3 DB52/T 1436—2019 8.3 灭菌 8.3.1 常压灭菌 料温达97 ℃~100 ℃的状态下保持20 h。 8.3.2 高压灭菌 当灭菌锅内压力达到0.05 Mpa时第一次放冷气,直到灭菌锅内压力降到0 Mpa时,继续加热,当灭 菌锅内压力再次达到0.1 Mpa时第二次放冷气,直到灭菌锅内压力降到0 Mpa时,然后继续加热升温至 121 ℃保持7 h,停止加热后焖锅2 h~3 h。 8.4 冷却 8.4.1 净化冷却 灭菌结束后,将料棒搬到环境达到10万级以上净化的冷却室内使用强冷空调进行冷却。 8.4.2 自然冷却 将料棒搬到墙面、顶部、地面无粉尘干净的冷却室内进行自然冷却或使用强冷空调进行冷却,待料 温降到28 ℃以下时即可接种。 8.5 接种 8.5.1 菌种挑选 按照NY/T 528的规定选用种性纯正、菌丝洁白健壮、生长势好、无杂菌感染的优良菌种。在接种后 培养第10天、30天和使用前1天进行挑选除杂。 8.5.2 净化杀菌 要确保接种环境达到100级净化或无菌。 8.5.3 消毒 接种用具、接种者双手采用70%~75%的酒精擦洗消毒。 8.5.4 打穴接种 在净化程度达到100级的环境下,或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接种,用接种棒在料棒上单侧面均匀地打三 个直径1.5 cm左右,深2 cm~2.5 cm的接种穴,再把菌种掰成三角形按到接种口,并压“紧实”,接种 口不留空隙。然后套好聚乙烯套袋保护菌丝生产。 8.6 8.6.1 菌棒培养 培菌场所 要求干净、弱光、通风、调温排湿性好。每次使用前打扫干净,并用饱和石灰水自上而下进行全面 冲洗,确保环境整洁,并保持通风干燥。 4 DB52/T 1436—2019 8.6.2 温度 在香菇菌棒培养场所与香菇菌棒堆叠的同等高度处吊挂干湿温度表,第一次翻堆后在菌棒中间的接 种口内3 cm深处埋置探头式电子温度表,宜控制在20 ℃~25 ℃,当香菇菌棒袋内温度达到26 ℃时, 在培养室内培养的采用空调进行降温,在大棚内培养的要加强通风换气,或在大棚顶部喷水降温,或减 少培养棚内的菌棒数量;当香菇菌棒袋内温度降到16 ℃时,在培养室内培养的采用空调进行升温,在 大棚内培养的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

pdf文档 DB52-T 1436-2019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1436-2019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1436-2019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1436-2019 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15:1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