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317 -2002 茶有害生物安全控制 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02 - 08 - 29 发布 2002 12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蓝督局发布 DB37/T317 2002 前 言 本标准依据农业标准化管理办祛,农药使用方面参照C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1 -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8321.2 -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二)》、GB8321.3 -198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8321.4-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8321.5-1997农 药合理使用准则(五)》等标准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东港区茶叶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同伟 孙作文 葡君杰 陈 宏 陈为厕 侯丽芳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 37/T317 - 2002 茶有睿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及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过程中农药的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辖区范围内茶的无农药污染生产。 2 术语 2.1有害生物 对经济植物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包括病原物、虫(尾虫、螨)、草、鼠、软体动物等。 2.2综合治理 从植物生态系的整体出发,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协调运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 理措施、化学防治等各种适当防治技术,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 平之下的植保措施体系。 2.3农业措施 通过耕作裁培措施或利用选育抗病、抗虫品种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2.4生物措施 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繁殖或减轻其危害的方法。 2.5化学防治 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有害生物的方法。 2.6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离茶叶采收的间隔天数。 2.7 防治指标 即经济阔值,为防止有害生物达到经济危害水平而设立的种群密度或发生程度。 3主要防治对象及防治指标 3.1叶螨类 百叶有虫 75 - 100 头。 3.2茶蚜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有蚜芽梢率4% -5%。 3.3黑刺粉虱 -龄幼虫占80%时。 3.4类 枝干有4-5头雌虫。 3.5茶叶蛾类 每平方米有虫7~10头。 3.6茶饼病 芽梢发病率3%=5%。 3.7茶芽枯病 老叶发病率4%-6%。 3.8茶云纹叶枯病 成叶发病率 10% -15% 。 3.9茶炭疽病 成叶发病率 10% -15% 。

.pdf文档 DB37-T 317-2002 茶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17-2002 茶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17-2002 茶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17-2002 茶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08:27:4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