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220 B 41 备案号:31304-2011 北 京 DB11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819—2011 锦鲤疱疹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 Technical protocol for diagnosis of Koi Herpesvirus Disease 2011 - 08 - 09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819—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姝、徐立蒲、张振国、王静波、曹欢、贾丽、殷守仁。 I DB11/T 819—2011 锦鲤疱疹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的样品要求、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征、PCR 检测、结果判 定。 本标准适用于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C/T 7103 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KHV: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 KHVD: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 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Taq酶:Taq DNA 聚合酶(Taq DNA polymerase) dNTP: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4 样品要求 4.1 水温 采集样品时的水温应在16℃~32℃。 4.2 品种 采样品种为锦鲤或鲤。 4.3 数量 按照SC/T 7103执行。 4.4 状态 1 DB11/T 819—2011 采集的样品不得腐败。 4.5 信息采集 需采集鲤或锦鲤发病情况、混养其它鱼类发病情况、采样水温等信息。 5 锦鲤疱疹病毒病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5.1 患 KHVD 的锦鲤和鲤,具有下列临床症状: ——最显著的特征为烂鳃, 鳃出血并产生大量黏液,鳃丝溃烂; ——体表出现苍白的块斑和水泡;鳍条和尾鳍充血;鳞片上出现血丝; ——眼球凹陷; ——口腔和腹部充血和出血。 5.2 患 KHVD 的锦鲤和鲤,具有下列流行病学特征: ——混养池塘中,只有鲤或锦鲤(且不论大小)生病和死亡,而其它种类,如金鱼、草鱼等无此现象; ——水温在18℃~30℃时,特别是在25℃~28℃时, 鲤或锦鲤大量死亡,当水温升高或降低时,死亡 现象下降或停止; ——死亡极快,一条健康鱼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死只有24h~48h;死亡率极高,疾病发生后在10天内, 死亡率可达80%~100%。 6 PCR 检测方法 6.1 试剂和材料 6.1.1 水:符合 GB/T 6682—2008 中一级水的规格。 6.1.2 KHV 阳性核酸片断:由农业部指定机构提供。 6.1.3 Taq 酶:-20℃保存,不能反复冻融或温度剧烈变化。 6.1.4 dNTP:10 mmoL/L。 6.1.5 氯化镁溶液浓度:25mmoL/L。 6.1.6 扩增 KHV 的 TK 基因中的 409bp 片断的引物:浓度为 100pmoL/μL。其序列如下: KHV-TK-F: 5’-GGG-TTA-CCT-GTA-CGA-G-3’; KHV-TK-R: 5’-CAC-CCA-GTA-GAT-TAT-GC-3’。 6.1.7 扩增 KHV 的 Sph 基因中 292bp 片断的引物:浓度为 100pmoL/μL。其序列如下: KHV-Sph-F:5’-GAC-ACC-ACA-TCT-GCA-AGG-AG-3’; KHV-Sph-R:5’-GAC-ACA-TGT-TAC-AAT-GCT-CGC-3’。 6.1.8 DEPC 水: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处理过的水。 6.2 器材和设备 6.2.1 普通冰箱和超低温冰箱。 6.2.2 组织研磨器。 2 DB11/T 819—2011 6.2.3 离心机和离心管。 6.2.4 PCR 扩增仪。 6.2.5 水平电泳仪。 6.2.6 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6.2.7 紫外观察灯或凝胶成像仪。 6.3 样品处理 6.3.1 体长小于 4cm 的鱼苗取整条鱼,体长 4cm~6cm 的鱼苗取内脏(包括肾) ,体长大于 6cm 的鱼则 取肾、脾、鳃;无临床症状的鱼,另外需加取肠和脑组织。 6.3.2 将所取样品匀浆成糊状,按 1:10 的最终稀释度悬于磷酸盐缓冲液(参见附录 A.1) 。 6.3.3 将 450μL 悬液放入 1.5mL 的离心管,再加入 450μLCTAB 溶液(参见附录 A.2)并混匀,25℃ 作用 2 小时。 6.4 DNA 抽提 在含有样品的离心管中加入600μL抽提液Ⅰ(参见附录A.3),用力混合。12000r/min离心5min, 取上层水相(约800μL)。再加入700μL抽提液Ⅱ(参见附录A.4),用力混合。12000r/min离心5min, 取上层水相(约600μL)。再加入预冷的1.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约900μL),倒置数次混匀后,放置 离心管于-20℃下,至少8h后取出。12000r/min离心30min,倒去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 吸干液体。加11μL DEPC水溶解后,作为PCR模板。 6.5 DNA 扩增 6.5.1 使用 KHV-TK 引物的反应体系为 100μL:在 0.2mL 反应管中加入 10μL 模板、 2.5μL dNTP、 10μL 氯化镁溶液、10μL 10 倍 Taq 酶缓冲液(参见附录 A.5) 、KHV-TK-R 和 KHV-TK-F 各 1μL、2.5U Taq 酶、加 DEPC 水至 100μL。将反应管置于 PCR 扩增仪。反应程序:94℃变性 5min;95℃变性 1min、 50℃退火 1min、72℃延伸 1min,40 次循环;72℃延伸 10min;4℃保温。 6.5.2 使用 KHV-Sph 引物的反应体系为 100μL:在 0.2mL 反应管中加入 10μL 模板、2μL dNTP、8μ L 氯化镁溶液、10μL 10 倍 Taq 酶缓冲液、KHV-Sph-R 和 KHV-Sph-F 各 0.5μL、2.5U Taq 酶、加 DEPC 水至 100μL。将反应管置于 PCR 扩增仪。反应程序:94℃变性 30s;94℃变性 30s、63℃退火 30s、72℃ 延伸 30s,40 次循环;72℃延伸 7min;4℃保温。 6.6 设立对照 6.6.1 在 6.3 样品处理过程中应设立阳性样品对照、阴性样品对照、空白对照。 6.6.2 取 KHV 阳性核酸片断作为阳性对照。 6.6.3 取正常的鱼组织抽提核酸作为阴性对照。 6.6.4 取等体积的水代替模板作为空白对照。 6.7 琼脂糖电泳 用TBE电泳缓冲液(参见附录A.6),配制1.5%的琼脂糖平板(含1μL/mL EB,参见附录A.7)。将 平板放入水平电泳槽,使电泳缓冲液刚好淹没胶面。将6μL样品和2μL上样缓冲液(参见附录A.8), 按比例混匀后加入样品孔。在电泳时使用核酸分子量标准参考物作对照。5V/cm电泳约0.5h,当溴酚蓝到 达底部时停止。 3 DB11/T 819—2011 7 结果判定 7.1 PCR 检测结果的判读即在紫外光下观察扩增带。用 KHV-TK 基因引物,PCR 后阳性对照会出现一条 409bp 的 DNA 片段;用 KHV-Sph 基因引物,PCR 后阳性对照会出现一条 292bp 的 DNA 片段。阴性和空白 对照无上述核酸带。 7.2 如果被检测样品有临床症状,PCR 后能够得到 409bp 和/或 292bpDNA 片段者,则可确诊为 KHVD。 7.3 无临床症状样品,PCR 后能够得到 409bp 和/或 292bpDNA 片段者,则判定样品为 KHV 可疑。可疑 的样品可经基因测序确定是 KHV 后,判定为 KHV 阳性。 7.4 PCR 后没有得到 409bp 和 292bpDNA 片段者,判定为 KHV 阴性。 4 DB11/T 819—201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试剂配制 A.1 磷酸盐缓冲液 称取氯化钠(NaCl)7.9g,氯化钾(KCl)0.2g,磷酸二氢钾(KH2PO4)0.24g,磷酸氢二钠(Na2HPO4) 1.8g,溶于800mL蒸馏水中,调节溶液酸碱度至7.4,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 A.2 CTAB溶液 按CTAB(hexadecyl trimethy ammonium bromide)2%,氯化钠(NaCl)1.4moL/L,乙二胺四乙酸 (EDTA)20mmoL/L,三羟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20mmoL/L配制,调节溶液酸碱度至7.5,用前加 巯基乙醇至终浓度为0.25%。 A.3 抽提液Ⅰ 1 mmoL/L 三羟基氨基甲烷饱和酚(Tris-饱和酚)、三氯甲烷(CHCl3)、异戊醇(C5H12O)按25: 24:1的比例混合,密闭避光保存。 A.4 抽提液Ⅱ 三氯甲烷(CHCl3)、异戊醇(C5H12O)按24:1的比例混合,密闭避光保存。 A.5 10 倍Taq酶缓冲液 按三羟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酸碱度8.8)500mmoL/L,氯化钾(KCl)500mmoL/L,聚乙二醇 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1%配制。 A.6 TBE电泳缓冲液(5 倍浓缩) 称取三羟基氨基甲烷(Tris)54g,硼酸(HBO3)27.5g,乙二胺四乙酸(EDTA)2.9g,加水至1000mL, 用稀盐酸(HCl)调节酸碱度到8.0。 A.7 EB (Ethidium Bromide,核酸染色剂) 用水配制成 10mg/L的浓缩液。用时每 10mL电泳液或琼脂中加 1μL。 A.8 6×上样缓冲液 溴酚蓝100mg,加双蒸水5mL,在室温下过夜,待溶解后再称取蔗糖25g,加双蒸水溶解后移入溴酚 蓝溶液中,摇匀后定容至50mL,加入氢氧化钠1滴,调至蓝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11-T 819-2011 锦鲤疱疹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1:06: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