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B 30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1850-2011 日光温室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fertigation for greenhouse cucumber production 2011 - 04 - 08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7/T 1850-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青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昌乐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广华、高瑞杰、李涛、岳玉德、赵长民、贾建领、苏红英、泉维洁。 I DB37/T 1850-2011 日光温室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栽培 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2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各地日光温室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目标产量为20000 kg/667 m 水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079 蔬菜种子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074 无公害食品瓜类蔬菜 NY 5294 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又称微灌施肥(Fertigation),是借助微灌系统,将微灌和施肥结合,以微灌系统中 的水为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 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 3.2 微灌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 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4 产地环境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适中,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294的规定。 5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 1 DB37/T 1850-2011 5.1 微灌施肥系统组成 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4部分组成。 5.1.1 水源 包括地下水、库水、河水等。 5.1.2 首部枢纽 首部枢纽包括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设备和仪表等。 5.1.2.1 水泵 根据水源状况及灌溉面积选用适宜的水泵种类和合适的功率。对于供水量需要调蓄或含沙量较大的 水源,常要修建蓄水池。 5.1.2.2 过滤器 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一般选用筛网过滤器、叠片过滤器。过滤器尺寸根据棚内滴灌管的总流量来确 定。单棚宜采用直径3.3 cm或5.0 cm过滤器。 5.1.2.3 施肥器 施肥器有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注入器、注入泵和开敞式废料池。单棚宜采用30 L施肥罐、直径4.0 m文丘里注入器。 5.1.2.4 控制设备和仪表 系统中应安装阀门、流量和压力调节器、流量表或水表、压力表、安全阀、进排气阀等。 5.1.3 输配水管网 输配水管网是按照系统设计,由干管、支管和毛管组成。棚内由支管和毛管组成,支管和毛管采用 PE软管,支管壁厚2 mm~2.5 mm,直径为32 mm或40 mm。毛管壁厚0.2 mm~1.1 mm,直径为8 mm~16 mm。 5.1.4 灌水器 灌水器采用内镶式滴灌带或薄壁滴灌带。流量为1 L/h~3 L/h,滴头间距为20 cm~40 cm。 5.2 微灌肥料选择 微灌肥料可在下述肥料中选择: a) 微灌施肥专用肥料:根据作物生育期选择不同配方的微灌施肥专用肥料; b) 常规肥料:尿素、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铵钙、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c) 水溶肥料:预溶解过滤后施用。 5.3 微灌施肥系统使用 5.3.1 使用前冲刷管道 使用前,用清水冲洗管道。 5.3.2 施肥后冲刷管道 2 DB37/T 1850-2011 施肥后,用清水继续灌溉15 min。 5.3.3 系统维护 每30 d清洗肥料罐一次,并依次打开各个末端堵头,使用高压水流冲洗主、支管道。按设备说明书 要求保养注肥泵。灌溉施肥过程中,若供水中断,应尽快关闭施肥装置进水管阀门,防止含肥料溶液倒 流。大型过滤器的压力表出口读数低于进口压力0.6~1个大气压(atm)时清洗过滤器。小型过滤器每 30 d清洗1次。 6 栽培管理 6.1 种子 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优质高产的品种。要符合GB 8079中规定 的二级以上要求。 6.2 育苗 6.2.1 育苗方式 采用黄瓜顶芽插接技术嫁接育苗。以黄瓜作接穗,平盘育苗;白籽南瓜做砧木,穴盘育苗。黄瓜籽 较砧木籽提前10~12 d进行种子处理、播种。 6.2.2 6.2.2.1 种子处理 浸种 黄瓜籽、砧木籽均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5 ℃~60 ℃的热水中,并不停地搅拌, 使种子均匀受热,水温降到30 ℃时停止搅拌,黄瓜籽浸泡3h~4h;砧木籽浸泡10 h~12 h。后用10 % 磷酸三钠浸种10 min~20 min后捞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 6.2.2.2 催芽 经浸泡消毒后的黄瓜籽、砧木籽捞出,控出多余的水分。黄瓜籽晾至种子离散;砧木籽晾至种皮发 干,再用干净的湿布包好,分别放在28 ℃~30 ℃的环境下催芽,其间每天翻动1~2次,待有70 %以上 的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 6.2.3 育苗盘 穴盘选用外形大小为54.9 cm×27.8 cm,50孔;平盘选用外形大小为54 cm×26 cm。 6.2.4 营养土配制 3 肥沃田园土60 %,腐熟厩肥40 %,过筛混合。按每m 加入尿素和硫酸钾各0.5 kg,磷酸二铵2 kg,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拌匀。 6.2.5 播种 2 黄瓜籽9月中旬~10月上旬播种。每种植667 m 用黄瓜籽100 g~120 g,砧木籽800 g~1000 g。黄 瓜籽平盘直播,营养土要事先湿透,播种要均匀。砧木籽穴盘点播,播种前将育苗营养土装入穴盘,振 动沉实,浇透水,将砧木籽播于穴盘,每穴1粒,覆盖营养土1 cm,喷水覆膜。播种后,幼苗出土前白 3 DB37/T 1850-2011 天温度保持在25 ℃~30 ℃,夜间在16 ℃~20 ℃;幼苗出土至第一片真叶展开,白天温度保持在24 ℃~28 ℃,夜间在15 ℃~17 ℃。 6.2.6 嫁接 砧木籽子叶全部展开为嫁接适期。采用黄瓜顶芽插接技术嫁接。嫁接后,用新地膜覆盖严,以防嫁 接苗感病和失水萎蔫。 6.2.7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3 d内苗床不放风、不见光。苗床气温白天保持在25 ℃~28 ℃,夜间18 ℃~20 ℃;空气 湿度保持90 %~95 %。3 d后视苗情,以不萎蔫为度进行短时间少量放风,以后逐渐加大放风量。一周 后接口愈合,即可逐渐揭去草苫,并开始大放风,床温指标为白天22 ℃~26 ℃,夜间13 ℃~16 ℃。 若床温低于13 ℃应加盖草苫。 6.3 定植 6.3.1 幼苗定植标准 嫁接后10 d~12 d,幼苗1叶1心、生长健壮、子叶完好、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6.3.2 整地施肥 2 每667 m 基施腐熟有机肥料6000~8000 kg,化肥折纯N 18.0 kg、P2O5 15.0 kg、K2O 32.0 kg,硫 酸锌1.0 kg、硼砂0.5 kg,整地前撒施。深翻25 cm~30 cm,旋耕耙平。 6.3.3 定植方法及密度 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行距80 cm,小行行距60 cm。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确定株距, 2 一般每667 m 定植2800~3000株。 6.4 6.4.1 田间管理 温度 缓苗后至结瓜前,以炼苗为主,多次中耕。白天温度保持在25 ℃~28 ℃,夜间在12 ℃~15 ℃, 中午前后不要超过30 ℃。进入结瓜期,注意保温控湿。白天温度保持在25 ℃~30 ℃,超过30 ℃注意 放风;夜间在12 ℃~18 ℃。结瓜盛期,要重视放风,调节室内温湿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8 ℃~30 ℃, 夜间在13 ℃~18 ℃,温度过高时可通腰风和前后窗放风。当夜间室外最低温度达15 ℃以上时,不再 盖草苫,可昼夜放风。 6.4.2 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无滴膜,保持膜面清洁。揭、盖草苫的适宜时间,晴天以阳光照到采光棚面为准, 阴天以揭开草苫后室内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深冬季节,草苫可适当晚揭早盖。日光温室后部设置反光 膜,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6.4.3 空气湿度 根据黄瓜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定植期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 %~90 %、 开花结瓜期为70 %~85 %。 4 DB37/T 1850-2011 6.4.4 整枝 用尼龙绳吊蔓,根据长势及时落蔓;主蔓结瓜,侧枝留1瓜1叶摘心;及时打掉病叶、老叶、畸形瓜。 7 水肥管理 7.1 缓苗期 2 3 定植时灌溉1次,每667 m 用水量约30 m 。 7.2 初花期 2 3 该期25 d~30 d,灌溉周期15 d~16 d,共灌溉2次。每次667 m 用水量12 m ;第2次浇水时每667 m 用肥量:N 2.8 kg、P2O5 2.8 kg、K2O 4.5 kg。 7.3 2 结瓜初期 2 3 该期60 d~70 d,灌溉周期12 d~13 d,共灌溉5次。每次667 m 用水量9 m ,用肥量:N 2.4 kg、 P2O5 2.9 kg、K2O 3.9 kg。 7.4 结瓜中前期 2 3 该期55 d~65 d,灌溉周期7 d~8 d,共灌溉8次。每次667 m 用水量10 m ,用肥量:N 2.4 kg、 P2O5 1.9 kg、K2O 3.5 kg。 7.5 结瓜中后期 2 3 该期45 d~55 d,灌溉周期6 d~7 d,共灌溉8次。每次667 m 用水量11 m ,用肥量:N 2 kg、P2O5 1.5 kg、K2O 2 kg。 7.6 结瓜末期 2 3 该期为采收结束前38 d~40 d。灌溉周期5 d~6 d,共灌溉7次。每次667 m 用水量12 m ,用肥量: N 2.8 kg。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8.1.1 主要病害 枯萎病、霜霉病、灰霉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蔓

pdf文档 DB37-T 1850-2011 日光温室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1850-2011 日光温室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1850-2011 日光温室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1850-2011 日光温室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44: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