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7.020 B 30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639—2010 贵州红茶 Guizhou black tea 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Congou black tea 2010 - 08 - 18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 08 - 18 实施 发 布 DB52/T 639—201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加工场所要求 ...................................................................... 2 5 加工要求 .......................................................................... 2 5.1 工艺流程 ...................................................................... 5.2 技术要求 ...................................................................... 5.2.1 萎凋 ...................................................................... 5.2.2 揉捻 ...................................................................... 5.2.3 发酵 ...................................................................... 5.2.4 干燥 ...................................................................... 5.2.5 精加工 .................................................................... 2 2 2 2 2 3 3 I DB52/T 639—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申东、郑文佳、胡华键、潘科、何萍、汪桓武。 III DB52/T 639—2010 贵州红茶 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工夫红茶术语和定义、加工场所、加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工夫红茶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B/T 10034-1992 茶叶加工技术术语 DB52/T 630 贵州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DB52/T 632 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SB/T 100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本文件重复列出了SB/T 10034 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工夫红茶 Congou black tea 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的条形红茶。 3.2 萎凋 withering 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使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 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萎凋分三种形式: 自然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于竹帘或竹筛上,置空气流通,阴凉干燥处进行萎凋。 日光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在日光下萎凋。 萎凋槽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上进行萎凋。 [SB/T 10034-1992,定义4.1.7] 3.3 发酵 fermentation 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条件下,茶叶内含物质发生以多酚类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 化学反应的过程。 同义词:渥红。 [SB/T 10034-1992,定义4.1.10] 1 DB52/T 639—2010 4 加工场所要求 应符合DB52/T 630的规定。 5 加工要求 5.1 工艺流程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加工。 5.2 技术要求 5.2.1 萎凋 5.2.1.1 摊叶: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嫩叶、雨水叶和露水叶薄摊,老叶厚摊。摊叶厚度一般在 15cm~ 20cm,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 环境温度、湿度:鼓风气流温度以 28℃~32℃为宜,湿度以(70±5)%为宜。槽体前后温度 相对一致,鼓风机气流温度应随萎凋进程逐渐降低; 鼓风要求:风量大小根据叶层厚薄和叶质柔软程度适当调节,以不吹散叶层、出现“空洞”为 标准。每隔 1.5h 停止鼓风 10min,下叶前 8min~10min 停止鼓热风,改为鼓冷风; 翻抖:一般 1.5h~2h 翻抖一次,含水量高的开始 1h 即翻一次。手势轻,抖得松,翻得透,避 免损伤芽叶; 时间:8h~10h; 程度:萎凋叶含水率(62±1)%为宜,感官特征:叶面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草气减退;叶 形皱缩,叶质柔软,紧握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 a) b) c) d) e) f) 5.2.1.2 a) b) c) d) e) 5.2.2 萎凋槽萎凋 室内自然萎凋 摊叶:摊叶厚度 3cm~8cm,嫩叶、雨水叶和露水叶薄摊,老叶厚摊。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 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 温度、湿度:萎凋室温度(22±2)℃;相对湿度(65±5)%; 翻抖:每隔 2h 翻抖一次,手势轻,避免损伤芽叶; 时间:14h~16h; 程度:同萎凋槽萎凋。 揉捻 装叶量以揉盖能盖妥为准。加压掌握轻、重、轻的原则。揉捻叶紧卷成条,有少量茶汁溢出为揉捻 适度。解块后的筛面茶条索不够紧结的可进行复揉,复揉装叶量以揉桶的2/3为准。茶条紧卷,茶汁外 溢,粘附于茶条表面为适度。细胞破损率80%以上。揉捻时间与加压方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5.2.3 发酵 5.2.3.1 发酵室室温 24℃~26℃,叶温保持在室温或略低于室温。发酵盘装叶 8cm~12cm,厚薄均匀。 5.2.3.2 相对湿度≥95%,以喷雾或洒水调节。保持空气流通。每间隔 30min 吹冷风一次,鼓风时间 3min~5min。 2 DB52/T 639—2010 5.2.3.3 5.2.3.4 发酵时间 3h~5h 程度掌握在青草气消失,出现花果香味,叶色黄红。 发酵叶象四级为适度,三级不够,五级偏重。具体发酵叶象详见表 2。 表1 揉捻时间与加压方式 单位:min 项目 全程 不加压 轻压 中压 重压 不加压 单芽 5 15 20 —— 5 45 1级 5 15 25 10 5 60 2级 5 15 25 20 5 70 鲜叶级别 表2 项 5.2.4 时间 红茶发酵叶象 目 要 一级叶象 青色,浓烈青草气 二级叶象 青黄色,有青草气 三级叶象 黄色,微清香 四级叶象 红黄色,花果香、果香明显 五级叶象 红色,熟香 六级叶象 褐红色,低香,发酵过度 求 干燥 分毛火和足火。毛火茶坯含水量18%~20%,及时摊凉。足火毛茶含水量4%~6%,用手指捏茶条即成 粉末。 5.2.5 精加工 按DB52/T 632标准中精加工技术要求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52-T 639-2010 贵州红茶 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639-2010 贵州红茶 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639-2010 贵州红茶 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639-2010 贵州红茶 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8 01:50: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