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CCS B11 丽 DB5307 江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7/T 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2022 -07 – 06 发布 2022 - 08 – 06 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307/T 4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本文件由丽江市草原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江市草原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丽春、许琨、赵庭辉、李娟、赵宗桓、刘洋、杨世谷、和仕海、黄华、曹汝 涛、陈东红、刘维暐、李金、明升平、杨开业、周天强、张建鸿、王黎萍、华秀春、史加香、和丽红、 李妍、和国顺、姚树芳、和习文、和振琼、王明锋。 I DB 5307/T 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地区草原生态修复措施、草原经营管理、草原利用、效益监测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丽江市海拔1500 m~3500 m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19377 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 NY/T 1176 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 NY/T 1233 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 1237 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343 草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NY/T 3461 草原建设经济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海拔地区 high elevation area 本规程规定的高海拔地区指海拔在1500 m~3500 m的区域。 3.2 退化草原 degraded grassland 由于人为活动或不利自然因素所引起植被及土壤衰退、生物量降低、牧草品质下降、生态功能减弱 甚至失去利用价值的天然草原。退化草原的退化程度按照GB 19377来进行划分。 3.3 草原生态修复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通过人工措施,使退化草地得到恢复或恢复到原有草地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过程。 3.4 1 DB 5307/T 40—2022 测土配方施肥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 fertilization 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 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用以调节 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 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达到提升草地质量、提高草地产量、增加草地利用年限及节支增收的目的。 3.5 划区轮牧 regional rotation grazing 轮牧是按季节草场和放牧小区,依次轮回或循环放牧。 3.6 休牧 rest grazing 短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种在一年内一定期间对草地施行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 3.7 禁牧 banning grazing 长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种对草地施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一般是在生态脆弱、水土流 失严重或具有特殊利用方式(如割草场)的草场进行禁牧。 4 草原生态修复措施 4.1 人工种草措施 4.1.1 实施范围 丽江市范围内海拔在1500 m~3500 m区域的中、重度退化草地。 4.1.2 草种选择、播种量、草种配置 (1)草种选择:多年生黑麦草、东非狼尾草、苇状羊茅、鸭茅、披碱草、老芒麦、毛花雀稗、红 三叶、白三叶等,参见附录A。 (2)播种量:37.5 kg/hm²~45 kg/hm²。 (3)混播比例:禾本科﹕豆科=6﹕4;禾本科:豆科=7:3。 (4)配置方式见附录B。 4.1.3 种子处理 4.1.3.1 接种根瘤菌 豆科牧草种子应接种根瘤菌,如未接种根瘤菌,应寻取已建的相同豆科牧草地并已结瘤的地块进行 取土拌种。 4.1.3.2 破除休眠 豆科牧草种子硬实用温水浸泡处理,禾本科牧草种子通过晒种处理,缩短休眠期,促进萌发。 2 DB 5307/T 40—2022 4.1.3.3 拌种 先用细沙、细土等与种子进行拌种后再播种,种子与细沙、细土的比例为1:3。 4.1.4 整地 一犁两耙,根据整地方式不同,采用机耕、牛耕或人工翻挖,同时清除石块、毒害草以及侵蚀性较 强的小灌木等。整地类型有:全面整地(全垦)、带状整地(条垦)、 块状整地(塘垦)、 穴状整地 (穴垦)、免耕。 4.1.4.1 全面整地(全垦) 坡度15 °以下的中、重度退化草地,采用全面整地也就是全垦。整地深度15 cm~25 cm,做到土 块细碎(土块直径原则不超7 cm,越小越好),地面平整。 4.1.4.2 带状整地(条垦) 坡度在15 °~25 °的中、重度退化草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整地深度15 cm~25 cm,做到 土块细碎(土块直径原则不超7 cm,越小越好),地面平整。 ——原生植被盖度<40 %的垦植带宽70 cm~100 cm,带间距70 cm~100 cm。 ——原生植被盖度40 %~60 %之间的垦植带宽50 cm~70 cm,带间距50 cm ~70 cm。 ——原生植被盖度>60 %的垦植带宽30 cm~50 cm,带间距30 cm ~50 cm。 4.1.4.3 块状整地 1)坡度≤25 °的中、重度退化草地局部退化的地块进行块状整地。深度15 cm~25 cm,做到土块 细碎(土块直径原则不超7 cm,越小越好),地面平整。 2)坡度在25 °~35 °的中、重度退化草地,采取块状整地中的“品”字型或“鱼鳞”状整地: ——植被盖度≤40 %,垦塘规格50 cm×50 cm,深度15 cm~25 cm,塘间距50 cm。 ——植被盖度>40%,垦塘规格30 cm×30 cm,深度15 cm~25 cm,塘间距30 cm~50 cm。 4.1.4.4 穴状整地 若是岩石祼露石漠化地,根据地形,做到能垦尽垦,实行见缝穴垦。 4.1.4.5 免耕 坡度在35 °以上中、重度退化草地免耕。 4.1.5 施底肥 结合整地,将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复合肥等肥料均匀撒在地块表面后,再进行翻耕。底肥施用农 家肥用量为15000 kg/hm²~22500 kg/hm²;商品有机肥用量3000 kg/hm²~4500 kg/hm²;复合肥 (10-10-10)用量450 kg/hm²~675 kg/hm²。 4.1.6 播种 4.1.6.1 播种时期 选择夏初雨季来临透雨之后立即播种,一般5月中旬~7月底之间,海拔越高,播种期越要提早。 4.1.6.2 播种方式 ①条播:在带状整地完成的地带上进行施肥、播种和镇压的播种方式。 3 DB 5307/T 40—2022 ②撒播:在全垦整地或块状整地完成的地块上将肥料、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地完成的土壤上并进行镇 压的播种方式。 ③塘播:在穴状整地完成的地带上进行施肥、播种和镇压的播种方式,在穴内进行满塘撒播。 ④免耕补播:在免耕地块上利用钉耙或机械划破表土后,将肥料、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的播种 方式。 4.1.6.3 镇压 播种结束后,用长1.5 m~2 m左右、直径20 cm的木滚进行滚压。 4.1.7 苗期管理 4.1.7.1 破除地表板结 出现地表板结,用短齿耙或具有短齿的圆镇压器破除;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轻度灌溉破除板 结。 4.1.7.2 补播 及时检查出苗成苗情况,对缺苗率超过10 %的地方及时补播。 4.1.7.3 毒害草防除 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及时清除草地中有毒、有害草本植物。 4.1.7.4 追肥 1)苗肥 :在雨季 5 月~7 月追施尿素 150 kg/ hm²~225 kg/ hm²。 2)追肥 :每次利用后都要追肥,混播草地以氮肥、复合肥(10-10-10)为主。 4.1.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C。 4.2 草地改良措施 4.2.1 实施范围 海拔1500 m~3500 m区域的轻度退化草地。 4.2.2 松土改良 4.2.2.1 划破草皮 一般以划破土壤深度10 cm~20 cm为宜,划破行距30 cm~60 cm,可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或秋季雨水 多时进行。 4.2.2.2 草地松耙 适合在以根茎型禾本科草,或者根茎疏丛型草为主的草地上进行。松耙可采用圆盘耙、缺口重耙等。 耙深6 cm~8 cm,松耙最好在春季进行,可以保墒和促进牧草分蘖。 4.2.3 浅翻耕 4 DB 5307/T 40—2022 适宜在不易沙化、碱化以根茎型禾草为主的草地上,间隔1 m、播幅30 cm的带状条耕或30 cm×30 cm 挖塘进行处理,翻耕深度15 cm~20 cm为宜。 4.2.4 草地封育 把草地暂时封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部进行放牧或割草,使牧草有一个修养再生的机会。封育时 间一般为几个月、一年或几年。 4.2.5 草地施肥 依据不同草场类型土壤营养现状和施肥目的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量。 4.2.5.1 施肥时间 在牧草返青后进行追肥,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在春末夏初雨前撒施为宜。 4.2.5.2 施肥种类与方法 追肥一般以速效性无机肥为主,采用表面撒施法。 4.2.5.3 施肥量 施肥量为:普钙600 kg/hm²~750 kg/hm²,尿素150 kg/hm²~225 kg/hm²。 4.2.6 草地补播 4.2.6.1 草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的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3个种。 4.2.6.2 播种期 选择夏初雨季来临透雨之后立即播种,一般5 月中旬~7 月底之间,海拔越高,播种期越要提早。 4.2.6.3 播种方式 ①浅耕撒播:在浅耕草地上将肥料、种子均匀撒播的播种方式。 ②免耕补播:利用钉爬或机械划破表土将肥料、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上并进行放牧镇压封育的播种 方式。 4.2.6.4 播种量 2 用量 15 kg/ hm ~22.5 kg/ hm²,其中: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的比例为 3:3:4 或者 3:4:3。 4.2.6.5 施肥 播种时施钙镁磷肥 450 kg/ hm²~60

pdf文档 DB5307-T 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丽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7-T 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1 页 DB5307-T 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2 页 DB5307-T 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48: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